七省市在汉签署合作协议 推动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

据湖北省政府网站消息,11月14日,绿色智能船舶区域协同发展大会在武汉举行。会上,湖北、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南、重庆等七省(市)船舶工业行业主管部门签订《区域协同推动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框架合作协议》,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邮轮游艇分会、长江绿水基金揭牌,发布全国首个航运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

省国防科工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六省一市”合作机制将从五个方面推动内河沿海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包括共同打造内河沿海绿色智能船舶产品体系,共同推动内河沿海船舶制造体系绿色化发展、数字化转型,共同构建区域协同的船舶供应链体系,共同推动绿色智能船舶示范、推广,汇聚船舶制造业绿色发展政策合力。

长江绿水基金由长江产业投资集团联合远海母基金和武昌科创母基金等机构共同设立,基金总规模100亿元,首期注册规模12亿元,由长江创投旗下团队联合远致投资设立的长投远致进行管理。

内河船舶绿色航运碳减排交易有了算法支撑。内河船舶绿色发展是内河航运低碳转型的主要手段,为促进船舶碳减排交易,提高船东更换新能源、清洁能源船舶的积极性,湖北率先发起编制全国首个航运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方法学《内河船舶应用绿色能源碳减排方法学》。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选强介绍,开发该方法学,能够计算绿色能源船舶产生的减排量,支撑纳入碳交易体系,激发船舶企业减排动力,减少航运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推动长江经济带绿色低碳发展。

“以目前全省100多艘的绿色船舶保有量来算,全省年度减排贡献超过10万吨。随着绿色船舶保有量持续上升,减排贡献将更大。”张选强说。

据了解,湖北发展绿色智能船舶产业优势突出,拥有6名船舶领域院士、11名“船舶设计大师”,每年培养的船舶人才占全国1/3以上。船舶产业繁荣,建有融合“货、航、船、港、闸”资源的全国内河唯一专业化船舶供应链平台,“湖北造”电动船舶核心动力系统市场占有率达到62%。全省已运行绿色智能船舶199艘,规模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