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鱼做大主导产业 吸纳更多人口就业

据湖北省政府网站消息,产业是城市发展的支撑,是人口集中的纽带。

“双集中”试点以来,嘉鱼按照“做强主导产业、转型传统产业、融入区域发展”思路,努力画好产业树、延伸产业链,吸纳更多人口就业。

集中发展主导产业

初夏时节,嘉鱼县浔味堂食品产业园内,水产品加工车间加紧生产。

一条条活蹦乱跳的鲜鱼,经刮鳞、开背、切块等环节后,分成鱼头、鱼块或鱼片,鱼鳞、鱼泡也各有用处。鱼块清洗干净后,进入速冻通道,降至零下18℃,随后打包入冷库,陆续运往全国各地。

去年11月,河南驻马店人卓梦迪来产业园上班,主要负责员工招聘等工作。她介绍,公司新招员工约160人,大多是嘉鱼本地人。

卓梦迪有两个孩子,目前都在河南老家。今年秋季,老大就要上小学了,她计划着将孩子接过来,在嘉鱼就近上学。

嘉鱼是水产大县,正是看中这里的水产资源,全国预制菜加工十强企业——浙江浔味堂投资6亿元,新建嘉鱼浔味堂食品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带动就业1200人。

根据产业集聚要求,嘉鱼县集中发展绿色食品、生态康养两大主导产业,建优武汉“菜篮子”和“后花园”。

绿色食品方面,充分发挥蔬菜、水产资源丰富优势,跳出“种原菜、卖原菜”传统思维,以工业化、城镇化推动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去年以来,浔味堂等深加工企业投产,已集聚近600人到城镇就业。

生态康养方面,立足山清水秀的生态资源,大力发展休闲旅居、理疗康复、健康体检等业态,依山傍水打造蜜泉湖、阿洛亚、恋江湖等六大康养项目。据嘉鱼县文旅局测算,生态康养产业已吸纳约6000人在家门口就业。

转型升级传统产业

今年3月,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发布2023年度湖北省高新技术企业百强名单,湖北金盛兰冶金科技有限公司上榜,系咸宁唯一一家上榜企业。

金盛兰冶金经过多年滚动发展,入围湖北民营企业百强、湖北企业百强、中国民营企业制造业500强行列,现有员工约5200人。但该企业也存在资源能源依赖较重等问题,近年来积极转型升级。

近3年,金盛兰冶金已累计投入科研费用约18.78亿元,并充分融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积极向以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转型。目前,该公司与武汉科技大学共建湖北省钢铁冶金研究院、钢铁职业技术学院等,研发冶金新材料、新生产线、培养冶金技能人才。与清华大学合作成立氢能研究院,促进公司低碳转型。依托在鄂央企中冶南方技术力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用全流程超低排放工艺。

近年来,嘉鱼坚持风险管控和系统思维,大力推进化工、冶金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潘湾化工园坚持“不达标不生产、不转型就转走”,关停72家化工企业、转型提升6家。支持引导金盛兰冶金实施技改,从传统建材钢向航海、汽车制造优特精品钢方向转型,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盘活存量用地2415亩

5月下旬,湖北新代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厂区内,一瓶瓶金针菇搭乘遍布厂区的全自动运输装置,依次进入育种车间、菌菇房、采摘车间、包装车间,下线装车……

来自嘉鱼的金针菇,从这里走向全省乃至全国各地,目前日产金针菇60吨,单品规模全省第一;待新生产线投产后,预计将达110吨。

湖北新代米综合办公室主任徐河源介绍,项目所在地是原岐丰管业有限公司厂房地块,由于经营不善,导致土地、厂房闲置多年,成为“僵尸企业”。经过实地考察、多方接洽,投资方决定选择闲置厂房建新项目,“既能盘活存量用地和闲置资产,又能加快建设速度。”

“双集中”就是要推动城市产业集聚,有利于打造特色优势主导产业,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发展。

嘉鱼积极融入武汉都市圈,依托县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产业园、潘湾工业园,加强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江夏区合作,探索推进园区共建;做强离岸科创园,主动融入光谷科创大走廊,吸引11家优质企业入驻,其中5家在嘉鱼投产纳税。

同时,大力盘活园区土地,通过政府收购、破产重组、协议置换等方式腾笼换鸟,退出僵尸企业16家,清理债务30亿元,盘活闲置资产10亿元、闲置土地2415亩,实现土地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