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为实现中国百强城市50强目标“夜战”

据湖北省人民政府消息,1月20日晚8时许,宜都市陆城街道宝塔湾村,总投资105亿元的东阳光低碳高端电池铝箔项目建设现场灯光如昼。挖机奋臂,工程车穿梭,机器的轰鸣声让昔日沉寂的小山村忽然热闹起来。

经过建设者不舍昼夜地接续奋战,2月8日,该项目如期破土动工。

从宜都宝塔湾,到宜昌高新区田家河;从枝江姚家港,到当阳双莲工业园……新年伊始,宜昌锚定中国百强城市50强目标,项目建设夜以继日,“夜战”成为宜昌经济战场的一道靓丽风景。

24小时施工,人歇机不停

连日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走访夜幕下的宜昌重大项目建设现场,所见之处均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在宜昌高新区,总投资320亿元的宁德时代邦普一体化电池材料产业园项目现场,10多台锥桩机奋战正酣,60多台挖掘机、推土机、渣土车来回穿梭作业。长15米、重5.7吨的管桩,以每30分钟一根的速度打入地下。“人歇机不停,24小时施工作业。”桩基工程项目经理冯炫说。根据施工计划,春节前将完成9000根管桩施工,目前C区桩基已完成2500根。

在枝江,总投资100亿元的海科集团新能源电解液溶剂项目现场,清脆的指挥哨声和轰鸣的发动机声交织。该项目用地1000亩,全部建成后,预计实现年产值120亿元、税收7亿元。“每天早7时到晚12时,100多台大型设备不间断作业。”项目施工负责人倪传广说,目前,场平工作量已完成10%左右,预计2月底完成计划任务。

在当阳,总投资30亿元的中清智慧光伏组件及先进光伏电池智能制造项目工地,车辆灯光划破长空,厂房立柱拔地而起,地面建筑吊装同步推进。该项目计划今年4月建成投产。现场负责人介绍,根据投产时间,施工人员倒排工期,夜以继日地接续奋斗,确保项目如期投产。

“时间不等人,我们只有挑灯夜战、分秒必争,才能保证项目建设如期推进,早日投产达效。”冯炫说。

力争今年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00个

1月9日,宜昌高铁生态城等53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537亿元,拉开该市2022年重大项目建设序幕。

宜昌高铁生态城依托宜昌高铁北站规划建设,在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位于南北呼南高铁和东西沿江高铁两条大通道的交会处,为高铁枢纽站。

到2025年,宜昌将架构“枢纽上的城市群”,全面拥抱高铁时代,建成三峡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争当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2021年,宜昌经济总量跨越5000亿元,达5022亿元。绿色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等优势产业增加值占比达50.9%。

“宜昌要‘冲刺中国百强城市50强’,未来5年要努力成为‘中部非省会城市龙头’,没有较快的发展速度不行,没有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更是不行!” 宜昌市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

眼下,宜昌正积极抢占全新赛道,推进绿色化工向新能源新材料裂变,持续培育壮大生物医药、清洁能源等产业,孕育6个千亿级、4个500亿级产业,力争5年内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

宜昌市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郭康新介绍,今年,宜昌将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目标,推动沿江高铁武汉至宜昌段、当枝松高速、三宁化工酰胺及尼龙新材料、兴发集团电池关键材料、浙江海翔化学原料药、山东海科电解液溶剂等17个投资过百亿元重大项目,以及13个投资过50亿元重大项目多投快建,力争全年新开工亿元以上项目700个、建成亿元以上项目50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