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以产业振兴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据河南省政府网站消息,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也是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眼促进农民增收,壮大乡村富民产业。

产业从哪来?产业如何强?

近年来,三门峡立足“土”资源,叫响“特”品牌,推进“产”融合,紧抓产业发展“牛鼻子”,迈上了乡村振兴“快车道”。

立足乡村资源禀赋,明确产业发展方向,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围绕“果、菌、药、烟、酒、菜”产业持续发力,实施特色产业“11335”行动,打造苹果、食用菌2个100亿级产业集群,中药材、生猪2个300亿级产业集群和500亿级的食品工业产业集群;沿黄16个乡镇90余个村庄,全力建成一批万亩大枣、莲菜、芦笋及千亩葡萄、柿子、花椒等特色产业基地。聚力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深入推进果蔬饮品、中药制品、肉食制品等传统加工业,深入挖掘功能饮品、药茶饮品、保健型油脂品、药食同源产品、高端乳制品等新型特色产品,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层次利用、多环节增值,构建链条完善、循环畅通、运转高效的发展格局。

着眼乡村独特优势,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叫响特色产品品牌。支持灵宝高山果品、二仙坡果业、仰韶酒业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扩量提质,支持昌盛食用菌、优粮生物等省级农业龙头企业增能提级,支持省、市、县现代农业产业园逐级提档,争创“国字号”,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增强发展实力、经营活力和带动能力。积极探索推广“产业联盟+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家庭农场+农户”模式,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引进和培育壮大一批“链主”型龙头企业、科技领军型龙头企业、联农带农紧密的区域型龙头企业,实现各类新型经营主体技术共享、信息共享、品牌共享、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促进家庭经营、合作经营、企业经营协同发展,截至目前,沿黄近90%的行政村已形成“一村一品”产业格局。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发展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突出我市生态、文化、民俗富集的独特优势,将乡村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人文精神与现代要素、时尚元素和美学艺术相结合,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休闲、康养等产业融合,持续完善“五园八线路九基地”布局,发展生态观光、研学科普、民俗体验、休闲康养等乡村新业态。重点发展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和创意农业,着力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美丽小镇、美丽村庄,做精做优“农业+文旅”,推动“特色产业”向“富民产业”“高端产业”发展。加快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和功能体系建设,依托益农信息社等快递网点、电商服务平台,做活做足“农业+电商”,提升农村物流服务能力水平。同时,培养一批知农爱农、扎根乡土的“新农人”,为家乡代言、为乡村带货,让“土特产”成为乡村产业振兴、富民增收的“金招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