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900辆新能源车全方位服务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博鳌‘零碳办会’:建筑群‘穿’上光伏板”“‘零碳’窗口看博鳌”“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周小川:亚洲已成为全球绿色转型的推动者和受益者”……在刚刚结束的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上,无论是场内嘉宾发言还是场外低碳实践都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能源革命与绿色转型已成为全球共识,新能源产业正加速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恒友汇宏观经济研究室表示,随着全球能源结构深刻变革以及科技创新、能源安全等多重因素催化,新能源产业正展现出强大的发展潜力,并有望成为资本市场的绿色“金矿”。广大投资者应当未雨绸缪,提前布局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等细分领域。
“绿”动未来 “碳”路新能源
“人工智能的本质是能源。机器人到最后在很多领域会跟人竞争或取代人,但是有一项它必须依赖我们,就是能源,它需要的不是蛋白质,它需要的是电力。”远景科技集团董事长张雷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如是说。
近年来,随着全球能源转型加速以及中国“双碳”战略目标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不仅在技术层面取得重大突破,在政策、市场和资本层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288.8万辆,同比增长34.4%;销量为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40.9%,较2023年提高9.3个百分点。
市场共识也在快速凝聚。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张军在开幕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绿色转型已成为亚洲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绿色发展成为越来越多亚洲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的新增长范式,中国等国家的有力行动正在产生积极效果。
新加坡国立大学客座教授、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学院院长白士泮指出,中国在相关领域处于全球发展前沿,而新加坡也在积极推动绿色转型,双方应加强分析研判,探索更广阔的合作空间。无论是新能源还是新兴科技领域,新加坡和中国都具备领先的技术实力。新能源和绿色经济是中新合作的重点方向。
论坛期间重磅发布的《可持续发展的亚洲与世界2025年度报告——应对气候变化:亚洲推进绿色发展》也显示,亚洲在新兴绿色技术领域进展迅猛,有望成为先进电池材料、生物基可降解塑料、潮汐能、绿色氢气、碳捕获利用与封存以及数字碳管理等领域的领头羊。目前,亚洲拥有全球约70%的氢气电解槽产能。同时,有望成为碳交易的核心枢纽。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新能源的共识不仅体现在理念层面,更通过多领域的创新实践,展现了全球能源转型的广阔前景。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期间,无论是会场的环保建材,还是全岛覆盖的光伏、风能设施,抑或是3500套可持续文具、900余台新能源摆渡车、东屿岛“零碳Bar”,无一不彰显了“绿色办会”理念,向世界展示中国推动绿色低碳的决心与智慧。
东屿岛“零碳Bar”
绿色“金矿” 机遇涌现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加快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完善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和标准体系,营造绿色低碳产业健康发展生态。深入实施绿色低碳先进技术示范工程,培育绿色建筑、绿色能源、绿色交通等新增长点。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新能源的广阔前景不仅体现在政策支持和产业规划中,更得到了市场的充分印证。彭博新能源财经(BNEF)发布的《2025年能源转型投资趋势》年度报告显示,全球低碳能源转型投资在2024年增长11%,达到创纪录的2.1万亿美元。电气化交通、可再生能源和电网领域的增速尤为亮眼,投资额均在去年创下新高,储能投资亦是如此。投资规模最大的市场是中国内地,投资总额达8180亿美元,比2023年增长20%。中国的投资增长相当于全球全年增长总额的2/3,中国市场在报告所涉及的所有行业领域均呈现强劲增长。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也在202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表示,“对能源转型或者碳中和,需要改变思维方式,改变叙事方式,这不是纯情怀的东西,就是一门生意,里面有很多投资机会,有很多释放价值创造的可能性。全球净碳排放降到0的话可能需要海量投资,大概从现在到2030年每年需要1.3万亿美元投资,但从2030年到2050年的话需要是10万亿美元的投资,这是巨大的经济增长价值释放的机会。”
可再生能源正在重塑全球经济。3月26日,国际可再生能源署(IRENA)发布《2025年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统计报告》显示,2024年,全球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新增585吉瓦,占全球新增电力装机容量的92.5%,年增长率达到15.1%,创下历史新高。亚洲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占全球新增容量的72.0%,而且其中中国占比最大。创纪录的增长不仅带来了新的就业机会,还降低了能源成本,改善了空气质量。
自从2020年,中国提出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双碳”战略。不仅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的生活方式,更持续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调整。恒友汇宏观经济研究室指出,在“碳中和”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绿色低碳无处不在,小到一张纸,大到交通、建筑,各行各业都在绿色转型的路上奋勇向前。在此背景下,集政策红利、科技创新、市场机遇于一体的新能源正成为一座“绿色金矿”,为投资者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广大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光伏、风电、储能、新能源汽车与充电基础设施、智能网联汽车等细分赛道,同时密切关注技术进步、政策导向和市场动态,以把握长期投资机会。
其中,智能网联汽车是指搭载先进的车载传感器等装置,能实现车、人、路、云端等智能信息交换、共享,具备复杂环境感知等功能的先进驾驶辅助汽车、自动驾驶汽车。工信部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市场规模突破2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
逐“绿”而行,共创未来。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年会再次吹响了绿色低碳革命的号角,也为新能源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展望未来,无论是科技创新、资本投入还是国际合作,新能源行业都将在全球经济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恒友汇将紧跟时代趋势,充分挖掘价值投资机遇,为广大投资者提供更加及时、更具前瞻性的宏观经济展望及全球资产配置策略指引,一起掘金绿色中国,共创低碳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