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药资本市场的宏大棋盘上,广东东阳光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每一步落子都备受瞩目。2024 年 12 月 11 日,东阳光药正式向香港联交所提交 IPO 申请,计划以介绍方式在港上市,同时抛出私有化控股子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的方案,这一系列资本运作背后,是其在业务转型压力下的重重挑战。
一、昔日辉煌与当下困境:可威的兴衰沉浮
东阳光药曾凭借 “抗流感神药” 可威(磷酸奥司他韦)在中国医药市场书写过浓墨重彩的一笔。自 2006 年可威上市,便迅速成为中国抗流感市场的王者。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2023 年可威在中国磷酸奥司他韦市场占有率高达 64.8%,按销售收入计在抗流感药物市场的占比也达到 50.5%。从财务数据来看,2021 – 2023 年及 2024 年上半年,东阳光药的收入分别为 10.58 亿元、38.14 亿元、63.86 亿元及 25.82 亿元,其中可威销售额占比分别为 52.4%、81.2%、86.9% 及 74.9%,可威无疑是东阳光药营收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堪称其 “现金牛” 业务。
然而,时过境迁,可威面临的市场环境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抗流感药物市场的竞争格局日益严峻。丁香园 Insight 数据库显示,超过 20 家本土企业已获得磷酸奥司他韦的上市批文,如博瑞医药、双鹭药业、一品红、石药集团欧意药业等,众多竞争对手纷纷涌入,使得可威的市场份额面临被蚕食的风险。同时,抗流感药物种类不断丰富,玛巴洛沙韦、帕拉米韦氯化钠注射液、金刚烷胺、金刚乙胺、阿比多尔等多种药物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可威的产品优势不再明显。
其次,集采政策对可威的利润空间造成了巨大冲击。在 2022 年第 7 批国家集采中,东阳光药的可威胶囊以 0.99 元 / 片的超低价中标,降幅超过 90%;2023 年第 8 批国家集采,多家药企中选磷酸奥司他韦干混悬剂,平均降幅达 83%。尽管集采使产品市场份额有所扩大,但微薄的利润对公司的盈利能力构成了严峻考验。
二、多元化布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面对可威业务的下滑,东阳光药积极推进多元化布局战略,试图在感染、慢病和肿瘤三大重点领域寻找新的增长点,构建起看似丰富的产品矩阵。
在感染领域,公司自主研发了两款用于治疗丙型肝炎的 1 类创新药物 —— 磷酸萘坦司韦和艾考磷布韦,预计 2025 年 1 月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联合治疗方案对泛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 SVR12 高达 95.0%。然而,丙肝市场早已被吉利德、默沙东等跨国药企占据主导地位,东阳光药想要在这片红海市场中脱颖而出,难度不容小觑。
在慢病领域,东阳光药的 SGLT – 2 抑制剂奥洛格列净胶囊已于 2023 年 12 月提交新药上市申请,有望成为公司首款降糖创新药。但糖尿病市场长期被诺和诺德、赛诺菲、礼来等跨国巨头垄断,市场竞争激烈,东阳光药的奥洛格列净胶囊在市场推广和份额获取方面面临巨大挑战。此外,公司在胰岛素领域虽有多个在研项目,但面对诺和诺德、赛诺菲等强大竞争对手,市场份额提升之路布满荆棘。
在肿瘤治疗领域,东阳光药正在开发多款精准靶向药物,如苯磺酸克立福替尼(用于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处于 III 期临床试验阶段)和甲磺酸莱洛替尼(用于治疗食管癌,处于 III 期临床试验)。然而,肿瘤药物市场是全球各大药企竞争的焦点,罗氏、辉瑞、百时美施贵宝等跨国药企在该领域占据深厚的市场份额和技术优势,东阳光药的在研肿瘤药物能否突破巨头们的围堵,成功上市并取得商业成功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
三、国际化拓展:荆棘满途的征程
东阳光药一直致力于国际化战略布局,试图通过海外市场拓展来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提升公司的全球竞争力。截至 2024 年 6 月 30 日,公司已就 70 款海外医药产品获得 252 个国际药品批文,并在美国和澳大利亚完成了四款 1 类创新药的 I 期临床试验。2023 年 12 月,东阳光药向美国 FDA 提交了生物类似药甘精胰岛素的 BLA,有望成为首家获得 FDA 豁免 III 期临床试验并在美国销售甘精胰岛素的中国制药公司,同时计划将海外销售网络扩展至非洲和拉丁美洲,并进一步加强在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布局。
然而,国际化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全球制药市场尤其是欧美等发达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跨国药企凭借强大的品牌影响力、研发实力和市场渠道,占据了绝大多数市场份额。东阳光药作为一家中国企业,在品牌认知度、技术研发水平和国际市场运营经验等方面相对薄弱,想要在欧美市场站稳脚跟,面临巨大的挑战。
此外,国际市场的法规和标准更为严格和复杂,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药品审批政策、质量监管要求差异较大,东阳光药的产品能否顺利通过各国的审批程序,获得市场准入资格,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四、股权回购争议凸显治理隐忧
据《财联社》2022 年 5 月 26 日报道,第三人以增资及受让股权方式入股广东东阳光药业有限公司,投资金额合计人名币1亿元。企查查公开资料显示,2021 年 4 月 13 日,东莞市宏商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与其他相关方共同成立东莞市莞之光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即第三人),各合伙人出资 10,101 万元,宏商资本出资 851.5万元占比约8.4%,基金管理人为东莞金控股权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透露,2021 年 4 月 23 日签署《增资认购及股权转让协议》,同年 12 月 10 日,第三人与东阳光药业及其实际控制人、创始股东、重要子公司等主体签订《股东协议》,明确东阳光药业若未能在本轮融资完成日起两年内实现合格上市,第三人有权要求相关方赎回股权,各方承担连带回购义务,且约定了回购价格计算方式。根据协议,若东阳光药业未能在两年内完成合格上市,投资方有权要求回购股权,然而,时至2025年,这一回购要求却迟迟没有兑现。这是否反映了东阳光药业股权融资协议执行中的不确定性?是否暴露了公司治理上的一些细节问题?
综上所述,东阳光药在从单品依赖向多元化创新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可威业务下滑、多元化布局成效未显、国际化拓展艰难、法律纠纷困扰等诸多困境。此次申请在港交所上市及私有化子公司的资本运作,既是公司寻求突破的战略举措,也是一场充满风险与不确定性的博弈。
在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东阳光药需要在创新药研发、市场拓展、国际合作、资本运作以及公司治理优化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精准施策,才有可能突破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全球医药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在当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和激烈的行业竞争格局下,东阳光药能否成功突围,仍需拭目以待,其每一步发展都将对医药行业和资本市场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