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罗马尼亚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罗马尼亚第二季度贸易逆差同比扩大 29.3% 至 84.4 亿欧元,创下有史以来最大的贸易逆差之一。
第一季度早些时候,该国的贸易平衡略有改善(逆差同比缩小 2.2% 至 66.6 亿欧元),这主要得益于机械和运输工具(车辆)进口低迷,同比下降 2.3%。然而,第二季度此类进口同比增长了 4.8%,部分是为了补偿,部分是私人消费强劲的结果。
连续 12 个月的贸易逆差从 2024 年 3 月占 GDP 的 8.7%(乌克兰战争以来的最低读数)小幅上升至估计的 GDP 的 8.8-8.9%(取决于第二季度的 GDP)。在 COVID-19 危机之前,由于罗马尼亚的贸易逆差长期存在,这一数字并没有低很多,约为 7-8%。
第二季度贸易逆差扩大(同比增长 29%)无论从绝对值还是相对值来看都令人印象深刻。尽管如此,这是多种驱动因素的综合作用 — 其中一些是基本面因素(强劲的私人消费、更高的公共和私人投资、整个欧洲的工业放缓),但也与多重危机背景下的更高波动性有关(基数效应、价格效应、库存效应)。
继第一季度出口同比下降 3.5% 之后,第二季度出口同比仅下降 1.4% 至 233 亿欧元。化工、汽车和烟草行业表现良好,出口强劲,对出口贡献显著,合计贡献 +2.9 个百分点 (pp)。但农产品出口(贡献 -1.6pp)、浅加工原材料和杂项制成品出口表现不佳,将整体表现拖入负值区域。
进口同比增长 5.2% 至 317 亿欧元,扭转了第一季度的温和改善(同比 -3.2%)。
SITC 分类下所有主要商品类别的进口均有所增加,但增长最为显著的是机械和运输工具(同比增长 4.8%,为本季度整体出口增长贡献了 1.8 个百分点)和化学品(同比增长 10.9%,为本季度整体出口增长贡献了 1.4 个百分点)。
矿物燃料和食品的进口量也有所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