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遥遥领先,引领全球绿色转型

非政府组织“全球能源监测”(GEM)上周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在建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能力“几乎是其他地区总和的两倍”。对此,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浙江农林大学长三角绿色发展研究院院长许勤华教授认为,中国在绿色产业方面具备性价比和技术的双重优势,在全球绿色转型过程中的作用不可替代。尽管中国可再生能源无法在短期内替代传统的煤炭发电,但其发展前景巨大。

“全球能源监测”报告称,在中国,目前共有339吉瓦(1吉瓦=10亿瓦)的风能和太阳能产能正在建设中,其中包括159吉瓦的风能和180吉瓦的太阳能。这一数字远超排名第二的美国,其风能和太阳能在建发电产能仅略高于中国的1/10,为40吉瓦。

报告指出,中国新宣布的风能和太阳能发电量容量有1/3已在建设中,而全球平均水平仅为7%。这一鲜明对比“体现出中国致力于建设可再生能源项目的积极性”。
根据中国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2024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中国今年全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将持续增强,能源结构持续优化。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提高到5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量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达到17%以上。

据美国亚洲协会政策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柳力(Lauri Myllyvirta)的分析,如果目前风能和太阳能的快速部署能持续下去,那么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可能会继续下降,因而可以说,中国在2023年便已碳达峰。

对此,作为《读懂“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理念》(英文版)作者,许勤华教授表示,虽然煤炭发电依然是中国发展电力的重要方式之一,但是随着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快速发展,煤电装机占比已经降至50%以下。绿色能源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双碳目标”背景下,中国提出到202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20%左右,2030年目标提升至25%左右。毫无疑问,风能和太阳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在电力消费中的份额将逐渐上升。因此,她认为,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巨大。

但她同时指出,可再生能源若要在短期内替代传统的煤炭发电是不可能的。一方面这与风能和太阳能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也受电网对稳定性需求的限制。因此风能和太阳能可以作为补充,但是不能作为最主要的发电方式。当然,根据中国首份碳达峰碳中和系统方案,2060年煤电装机将全部退出中国市场,这又是难度更高的一个目标。

在许勤华教授看来,当前中国风能和太阳能有三个发展趋势,一是装机容量蓬勃增长,二是技术处于迭代期,有的甚至是关键性技术的迭代期,三是将更广泛得运用在民用领域,特别是新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或能推动很多过去无法实现的规划和想法落地。

近年来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蓬勃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中国坚持走绿色低碳的发展道路,大力发展自身绿色产业,形成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的竞争优势。2022年,中国可再生能源继续保持全球领先地位,是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产品生产国和消费国,电动汽车销量约占全球电动汽车销量的60%,位居全球第一。以新能源、电动汽车为代表的绿色低碳产业,成为中国经济新增长点。

此外,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建设,积极开展生态保护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南南合作,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转型作出巨大贡献。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署的数据,2023年,全球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容量中,中国的贡献超过一半,为全球可再生能源发电增长作出了巨大贡献。同时,中国风电、光伏产品已经出口到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帮助这些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获得清洁、可靠、用得起的能源。

许勤华强调,对于所谓“中国在新能源领域产能过剩”的说法,她认为,放眼全球这些产能根本不算多,因为中国是在为推动全球可再生能源发展和应用发挥积极作用。

许勤华教授进一步指出,除了生产和消费,中国也在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争取将更多的绿色能源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根据中国风力特点出现的新型去扇片技术、将太阳能与传统瓦片技术相结合的轻质太阳能板等,这些成果也都得益于中国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完备的产业链。因此在绿色能源发展方面,中国或能一直保持相对高性价比的产能优势和技术优势,为推动全球的能源转型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一再强调,中国的新能源产业产能是推动绿色发展急需的先进产能,而不是过剩产能。所谓中国“产能过剩”论只是为保护主义提供借口,限制中国电动汽车等新能源产品的出口,只会造成多输的局面。对产能问题,应秉持市场经济原则看待,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在全球分工和国际市场当中加以分析。所谓“中国产能过剩冲击世界市场”是个伪命题。

来源:俄罗斯卫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