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好酒的灵魂,是酒曲中微生物祛杂成醇的新生,也是一场生长繁衍的品质赓续。在贵州酒乡茅台镇中,传承上千年的酿造”曲”艺下诞生了不少像茅台这样的世界名酒,起源于老国营酒厂贵州省贵定酒厂的贵常春也和其有着深厚的渊源。这家诞生于共和国建立之初的老牌酒企,历经时代风雨,酒中自有其独特魅力。其中从茅台酒曲中分离的十三株茅源菌种的应用为贵常春的发展提供了更多视角,贵定酒厂以深厚的技术积累,独特的“差异化产品力”,去年取得了爆发式增长。
为了探寻这一口经典酱香的奥秘,新华社特别推出纪录片,走进贵州省贵定酒厂,溯源酒曲技艺与其坚守背后的历史使命。
创新传承十三株茅源菌种成就经典茅味酱香
好的酒曲决定了酱酒的品质。优质的微生物群又决定了优质的酒曲,而对于贵常春而言,最大的优势便是菌群。上世纪60年代,茅台科技试点计划开始实施,该计划由轻工业部牵头,中科院微生物所、天津、河南、贵州等多个省轻工所参与,轻工业部国家级酿酒专家周恒刚带头攻坚,历经三年,经过上万次实验,终于从茅台中分离出了十三株能决定其口感的核心菌种,正因为这些菌种的稀缺性,才造就了茅台独特的口感,改革开放后,为促进贵州省白酒产业发展,贵州轻工所把从茅台两期试点中提取出的那十三株菌种,交给了当时的老国营酒厂贵定酒厂。在贵州省轻工所的技术支持下,贵定酒厂将十三株茅源菌种与古法酿造工艺相结合,成功创制出”同料同曲同工艺”的经典茅味酱香酒贵常春。可以说,十三株茅源菌种是贵常春愈品愈香的内在密码也是其独特的产品力,凸显了贵常春在整个酱酒行业的生命价值。
贵州省贵定酒厂,世代传承古法酿造工艺,拥有完整年份序列的老酒窖池,十三株茅源菌种和稳定的微生物菌落在酿酒过程中发挥出了绝佳的妙用,配以传统的古法酿造技艺,使精选的红缨子糯高粱和小麦得到充分升华。这也得益于贵州天然矿泉资源和独特的气候特点,加之当地特有的水源、麦曲等辅助原料,得以保障好酒的优秀品质,最终酿制成不输茅台口感与品质的酱香佳酿。
水、粮、曲、窖、技交织,多年恪守古法工艺,加上独特的微生物体系,贵常春受到了行业与市场的高度认可,屡获行业嘉奖。80年代,贵常春酱酒凭借优秀的品质和口感,在酱香酒市场中杀出重围,热销至全国多个省份,多年来收获了中国国际名酒节“金奖”、“中国优质白酒精品”等大奖,成就了贵州三大茅源酱香品牌的行业地位。
载誉归来43年名酒续写传奇
打铁还需自身硬,贵常春乘着时代发展的东风,不断加码自身实力, 手握茅源菌种的核心密码,始终坚守古法酿造工艺,匠心传承,优秀的品质获得了新一代人的认可。不少酱酒爱好者和媒体,也都开始频频种草贵常春酒。
“岁月常春·贵在恒久”2024贵常春·贵系列酱香酒专家鉴评会上,中国商业联合会白酒技术协作组常务副组长兼秘书长、中国白酒标评委员会副秘书长赖登燡,贵州省酿酒工业协会理事长、贵州省白酒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平,中国酒类流通协会秘书长秦书尧,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白酒中心主任韩兴林,国际著名酒类风味化学家、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研究员范文来,原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科研所所长、国家评酒委员、酿酒高级工程师陈兴希,知名白酒专家、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院长吴天祥,贵州大学酿酒与食品工程学院院长邱树毅,八位白酒行业资深专家围绕口感、酿造工艺、年份、勾兑等方面对贵定酒厂四款产品贵常春·贵6、贵常春·贵10、贵常春贵15、贵常春·贵30进行了品评、鉴定,对贵常春·贵系列产品给予“微黄透明,酱香突出,酒体醇厚”高度评价。
如今已有40余年历史的贵常春,见证了整个白酒行业的繁荣变迁与行业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背负着酒业文化传承的使命。近几年,白酒产业市场容量趋于稳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而新场景、新渠道各类新挑战接踵而来,挑战背后意味着巨大机遇即将到来。如何在这片蓝海中挖掘更多的生存空间?对于实力,技术,口碑皆在线的老牌企业来说不仅要有独特的产品力支撑,也要坚守品质初心,坚定不移走长期主义,顺应时代浪潮,蛰伏积力,打造属于贵常春自己的品牌影响力。
责任编辑:朱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