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各国的经济逐步重新定位

2023年,中亚领导人通过年度峰会和对第三国的统一做法,将合作制度化的意愿增强。尽管俄乌战争、与阿富汗的水资源争端以及吉尔吉斯-塔吉克边境冲突等外交政策挑战,这些会议的焦点仍然是经济问题。

2017年以来,中亚五国领导人先后在阿拉木图(哈萨克斯坦,2018年)、塔什干(乌兹别克斯坦,2019年)、土库曼斯坦阿瓦扎(2021年)和吉尔吉斯乔尔本阿塔(2022年)举行了中亚领导人峰会。阿塞拜疆总统阿利耶夫也出席了2023年9月在塔吉克斯坦杜尚别举行的峰会。峰会后的简报强调,“首要任务是发展经贸合作,为贸易和投资创造有利条件”。

自2022年以来,贸易和基础设施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东西连接线上,中间走廊——从中国经中亚和阿塞拜疆到欧洲——作为通过俄罗斯的主要欧洲-中国铁路连接的替代方案而受到关注。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uropean Bank for 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2023年6月的一项研究预测,欧盟在“中部走廊”路线上的基础设施投资将达到185亿欧元(合199.7亿美元)。中亚生产商越来越多地利用“中间走廊”向欧洲、土耳其和中东出口化肥、扁豆和服装等商品。

五国领导人加强了对外合作。C5+1政府首脑会晤形式源于2019年12月中亚五国总统和莫迪总理在德里举行的会晤。由于与新冠肺炎相关的旅行限制,2020-21年的现场会议很困难。2022年11月,欧盟-中亚互联互通会议在撒马尔罕举行,欧盟外交事务高级代表和中亚五国外长出席会议。

欧盟将于2023年6月在乔尔蓬-阿塔与欧洲理事会主席查尔斯·米歇尔举行高级别会议,随后将于2024年在乌兹别克斯坦举行欧盟-中亚峰会。23年9月,中国与美国总统拜登在纽约举行元首会晤。五国集团主张由历史、地理和文化塑造的共同自我形象——一个不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共同愿景。

中亚在经济上受益于贸易路线的改变,以及不满的俄罗斯人在塔什干、阿拉木图和其他中亚城市开设银行账户和小企业。

在苏联时代,中亚各共和国通过南北公路、铁路和管道的供应链,在经济上与俄罗斯共和国联系在一起。自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中亚独立国家减少了对俄罗斯的依赖。中亚国家建设了新的基础设施,找到了新的供应商和市场,并推行了“多方向外交”,最终与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举行了会议和峰会。尽管俄罗斯仍是一个重要的合作伙伴,但它已不再是中亚最大的进口国、出口国或投资国。

俄乌战争强化了这种重新定位,因为各国都强调了促进东西方联系的基础设施计划。这些努力包括升级里海港口,重点建设哈萨克斯坦西部通往乌兹别克斯坦的公路和铁路,以及通往中国西部喀什和阿富汗的潜在通道。

自资源繁荣结束以来,中亚经济多样化和减少对俄罗斯经济依赖的过程一直是渐进的。2023年已经展示了两者的进步程度。尽管2024年可能会带来来自邻国(乌克兰、阿富汗和伊朗)不确定性的外部冲击,以及专制领导、腐败、易受自然灾害影响和费尔干纳河谷边境争端等国内问题仍然存在。预计在2024年新一代领导人的领导下,两国将继续合作,与俄罗斯保持距离,并取得经济进步。

更长远的前景是,在俄罗斯统治下的150年南北方向之后,中亚回归其作为欧亚十字路口的历史角色。在南北方向保持不变的同时,中国、土耳其和欧盟在2023年积极合作,推动东西联通。根据政治形势的发展,重振与阿富汗、伊朗和巴基斯坦的南部大门是敞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