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价格表明全球经济衰退尚未结束

自2020年初疫情开始以来,大宗商品市场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波动和混乱。事实上,大宗商品市场受到的冲击是如此之大,以至于在过去几年里,价格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经历了盛衰波动。

新冠肺炎大流行带来的负面需求冲击最初引发了通缩压力,迅速将大宗商品价格推至数十年来的低点。

2020年1月至4月底,彭博商品指数(Bloomberg Commodity Index)大幅下跌,该指数是大宗商品价格走势的主要基准。然而,没过多久,史无前例的政策刺激就推动了全球经济的显著复苏,这支撑了大宗商品价格。在经历了一段健康的经济恢复期后,全球需求过剩,加上供应紧张和俄罗斯-乌克兰冲突的冲击,导致2021年底和2022年初油价螺旋式上升。高企的大宗商品价格似乎在去年年中达到了顶峰,之后出现了大幅回调。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放缓、高通胀挤压实际收入,以及在战略性库存释放的背景下石油供应意外增加。

仔细观察大宗商品价格走势,可以揭示全球经济前景的重要方面。所选商品的价格发展传达了相关的宏观经济信息,包括情绪和通货膨胀的趋势,这些信息往往引领或证实了周期性的转折点。我们的分析集中在商品市场最新演变的三个趋势上,这些趋势可能是未来几个月全球宏观前景的一个指标。

首先,大宗商品价格似乎挑战了“软着陆”的说法,即通胀可以在不引发衰退的情况下回到主要央行的目标水平。事实上,大宗商品价格表明,主要发达经济体至少会出现轻微衰退。这表现在能源和贱金属等周期性很强的大宗商品价格更为明显的回调上。

在能源领域,布伦特原油价格虽然仍略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但较近期高点下跌了37%。在贱金属领域,作为衡量中国和美国经济活动的重要指标,铜和木材价格也从近期的峰值大幅下跌。

这样的价格表现表明,尽管美国经济最近重新加速,但全球增长前景仍受到衰退的主导。

其次,贵金属也表明全球经济疲软。黄金价格接近历史高点。然而,作为新经济(技术和清洁能源产业)的关键投入,银价明显低于近期高点,并在最近几个月大幅下跌。

这表明,由于白银需求往往具有周期性,实体经济中的一些压力得到了释放。在黄金表现强劲之际,黄金与白银的比率上升表明,随着整体需求和经济活动放缓,通缩压力正在显现。

第三,近几个月金价走强加上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不断下跌,表明投资者现在更倾向于认为不确定性加剧,全球经济应该进一步放缓。

尽管自疫情以来,黄金似乎与通胀趋势脱钩,但在不确定性和负面宏观发展时期,黄金仍然是一种传统的避险资产。

总而言之,大宗商品市场最近的走势并没有传递出全球宏观经济走强的信号,尽管美国消费者表现强劲,而且美国这个全球最大经济体在上一季度再次加速增长。

周期性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回调预示着更多的增长阻力,而贵金属则显示出较高的避险需求。

在全球前景中,不确定性是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价格表明,就经济活动而言,最糟糕的时期可能还没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