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ia Tijaja和Denis Hew呼吁在2025年后的经济议程中重新关注生产力,以实现东盟的长期增长和竞争力。
印尼担任2023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主题是“东盟事务:增长的中心”,认识到东盟可以通过经济实力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声音和影响。
几十年来东盟实现了较快增长。总体GDP在2020年收缩了2.7%,但经济在之后的一年迅速反弹了3.4%。到2022年,东盟GDP总量达到3.6万亿美元,超过疫情前水平,保持了世界第五大经济体的地位。同年流入东盟的外国直接投资达到近2250亿美元的历史新高,东盟贸易总额超过其经济规模,达到3.8万亿美元。
在大流行后的世界,很明显从与气候有关的灾难、乌克兰旷日持久的冲突,到中美战略竞争导致的供应链和技术分歧升级,多重危机将继续存在。由于存在大量不确定性,企业不愿投资于提高生产率的措施,而各国政府在进行旨在实现长期增长和竞争力的大胆改革时,也面临财政和政治方面的制约。
在技术进步、可持续发展需求和降低风险议程的推动下,全球经济结构调整要求东盟超越“一切照旧”,以求生存和繁荣。
东盟没有充分解决的一个领域是生产力。在习惯上以贸易为中心的东盟经济共同体(AEC)中,目前没有讨论生产力问题的官方渠道。在数字化转型和绿色转型等激动人心的新举措中,这一核心议程有可能被进一步推到次要位置。
生产力被广义地定义为一个经济体利用现有资源生产商品和服务的效率。它通常用资本生产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TFP)来衡量,后者反映了技术进步。根据亚洲生产力组织(Asian Productivity Organization)的数据,在过去十年中,东盟的TFP平均每年收缩0.6%;在过去的二十年中,全要素生产率仅占年度经济增长的3%。这些数字可能表明,许多东盟国家的创新和研发能力有限,阻碍了它们在技术阶梯上的提升。
鉴于不确定性日益增加,东盟经济体不能再完全依赖低劳动力成本和资源禀赋。随着人口红利逐渐下降,以及东盟以资源为基础的比较优势逐渐耗尽,它还需要加倍努力提高生产率,以摆脱增长停滞和竞争力下降的中等收入陷阱。
生产力的一些障碍可能是国家和行业特有的,但东盟可以在区域一级重点关注和合作的领域。这篇文章并不是建议创建另一个框架或战略,而是建议在几个关键领域重新努力提高该地区的生产力。
第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和连通性差的高成本经济体将产生次优产出。加强数字互联互通应是一个优先事项,但该地区大部分国家也需要关注实体基础设施和互联互通。东盟互联互通议程必须着眼于支持市场一体化和供应链发展。
第二促进和便利服务业发展。由于其低附加值和不可贸易性,服务业长期以来被认为生产率较低,现在已成为该地区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目的地和就业来源。数字化中间服务构成了服务贸易的最大增长,其中许多被用作中间投入。服务业,特别是数字化服务业,是新的增长动力,将提高各经济部门的生产率和竞争力。东盟服务业议程侧重于通过提供诸如基础设施(软硬基础设施)、监管合作、技能开发和流动等促进因素来建设服务业竞争力,从而进一步释放服务业对增长的潜在贡献。
第三东盟可以促进制度和监管的互操作性,包括使国家政策和实践与区域承诺保持一致,降低跨境交易的成本。通过有效的利益攸关方反馈机制、基于结果的监测和更强的政治意愿,可以加强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