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尔尼诺如何威胁新兴市场经济体

世界各国正在与厄尔尼诺现象引发的热浪和洪水作斗争。据世界气象组织称,厄尔尼诺是一种自然发生的气候现象,在2023年下半年有90%的可能性会持续下去。

全球范围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但对新兴市场的影响更大,因为它们更容易受到食品和能源价格及产量波动的影响,而且往往财政缓冲较小,限制了它们缓冲影响的能力。

最脆弱的

渣打银行(Standard Chartered Bank)的一项指数显示,印度和埃及是今年总体上最容易受到厄尔尼诺影响的经济体之一。该指数考虑了第一产业的权重、食品在通胀篮子中的份额,以及一国通过财政支持抵消影响的能力。

加纳、肯尼亚和菲律宾也在名单上名列前茅,而南非和智利等国家是最不容易受到影响的国家,此外还有德国或美国等大多数发达市场经济体。

我们认为今年受厄尔尼诺事件影响最大的国家是那些经济基本面相对较弱、2014- 2016年厄尔尼诺期间农业生产相对较弱的国家,渣打银行ESG研究主管Eugene Klerk表示。

农业压力

降雨量或温度的突然变化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破坏。由于农业在非洲和南亚的经济和就业中所占的比重高于其他地区,这些地区特别容易受到厄尔尼诺影响。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首席全球经济学家Jennifer McKeown撰写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可出口作物数量的大幅减少可能导致一些经济体的国际收支紧张。”

印度已经禁止出口一种重要的大米品种,将对世界市场的总供应量减少了五分之一。近90%的大米产自亚洲,受到厄尔尼诺干旱天气的威胁,菲律宾和泰国也面临风险。其他受关注的产品包括来自科特迪瓦和加纳的可可,来自印度和泰国的糖,以及来自越南和印度尼西亚的咖啡。

不过也有例外,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称:“阿根廷在之前的厄尔尼诺现象中获得了创纪录的大豆收成。”

该银行的Fernando Sedano在一份报告中写道:“厄尔尼诺现象在新兴市场往往是负面的,尽管阿根廷是个例外。阿根廷可能是厄尔尼诺现象唯一的净赢家。”

脆弱的食品

食品价格在新兴市场CPI篮子中所占比重较大,在许多低收入经济体中高达40%,因此厄尔尼诺现象的严重程度将直接影响通胀。

欧洲央行的一项分析表明,历史上厄尔尼诺现象期间气温每上升一度,全球食品价格就会在一年后上涨6%以上。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粮农组织)表示由于粮食不安全程度已经很高,南部非洲、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以及亚洲部分地区“特别令人担忧”。

Schroders资深新兴市场经济学家David Rees警告称:“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可能会在2024年将新兴市场食品通胀推回到两位数。”

水电问题

凯投宏观(Capital Economics)表示,降雨量的重大变化或长期干旱也可能影响水电产量,从而推高天然气和煤炭价格。

“有几个国家,主要是非洲国家,严重依赖水力发电,降雨量减少可能会阻碍发电,并可能导致电力配给,”报告称。

他们警告说:“能源价格也是食品通胀的一个关键驱动因素,而气温升高可能会增加对空调的需求。”

给通货膨胀的前景蒙上了阴影

拉丁美洲各国央行在新冠肺炎疫情后率先提高利率以应对物价上涨,并率先启动宽松政策,以智利和巴西为首。

但厄尔尼诺现象对农业生产和发电的影响可能会使反通胀复杂化,并导致利率在更长时间内更高。

哥伦比亚和秘鲁是受影响最大的国家,其次是智利和巴西,受影响程度较低,美银拉美地区市场策略师Antonio Gabriel表示。

美国银行估计厄尔尼诺“今年至少是中等强度的”,但严重的强度可能会使哥伦比亚和秘鲁的通货膨胀率分别上升2.5%和1.5%。

“墨西哥似乎基本上是孤立的,”Gabriel补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