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接近2008年的危机水平

世界银行最近的一份政策研究报告称,俄乌冲突、新冠肺炎疫情以及中美之间的贸易紧张局势,拖累了贸易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即贸易开放度)降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

这份名为《在最需要的时候衡量全球化》的报告由Sebastian Franco-Bedoya撰写。报告说:“贸易占gdp的比例一直上升到2008年的61%,2009年因全球金融危机后国际贸易萎缩而跌至52%。贸易占gdp的比例在2011年回升至60%,但此后又回落至52%。2008年之后的动态似乎表明,全球化停滞不前或有所下降。”

由于西方需求下降,预计印度出口将继续面临压力,因此这些观察结果具有重要意义。印度政府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印度4月份出口额为346.6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397亿美元下降12.7%。

然而,报告警告称,贸易开放比率作为一种贸易开放指标可能会产生误导,准确衡量全球化对于理解当前世界经济挑战的影响是必要的。报告称,低比率并不一定意味着存在高贸易壁垒,而可能是由于经济规模、与贸易伙伴的地理距离以及经济结构等因素所致。

虽然世界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已经全球化,但这些动态在各地区有所不同。南亚和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区(LAC)位居前列,而北美的制造业在2000年代呈下降趋势。

北美的动态是由美国驱动的,这些在上面已经讨论过了。南亚的情况虽然乍一看令人惊讶,但它是由印度推动的,与数字上的结果一致。

报告进一步补充说:“在表现落后于世界经济并遇到严重困难之后,印度(从1990年左右开始)在融入全球经济方面取得了迅速进展,并在很大程度上收复了失地。”

部门动态表明,虽然制造业全球化在1960年代已经很强劲,但农业和服务业全球化分别在1970年代末和1990年代起飞。

具体国家的动态提供了更深入的见解,并捕捉到了重要的经济事件。例如,报告称,中国经济的全球化动态表明,自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融入全球经济以来,中国经济的表现一直优于世界经济,这与贸易与gdp之比所显示的情况相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