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和北非地区面临近1万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资金缺口

根据ICD-Refinitiv《2023年伊斯兰合作组织基础设施展望》报告,中东和北非(MENA)地区面临伊斯兰合作组织(OIC)中最大的基础设施资金缺口,在25年(2016-2040年)期间接近9939亿美元

撒哈拉以南非洲和欧洲及中亚紧随其后,资金缺口分别为6650亿美元和5470亿美元。

在报告所考虑的7个行业公路、电信、电力、供水、铁路、港口和机场——中东和北非地区有5个行业的资金缺口最为严重。与此同时,撒哈拉以南非洲在电信和电力缺口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是数字经济实体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

伊斯兰会议组织2.7万亿美元的资金缺口

总体而言,伊斯兰会议组织57个成员国在25年期间的资金缺口估计为2.7万亿美元。基础设施资金缺口最大的10个国家是土耳其(4050亿美元)、埃及(2300亿美元)、尼日利亚(2210亿美元)、孟加拉国(1,920亿美元)、伊朗(1530亿美元)、巴基斯坦(1240亿美元)、沙特阿拉伯(1150亿美元)、哈萨克斯坦(840亿美元)、伊拉克(880亿美元)和马来西亚(770亿美元)。

然而,这些国家都是正在快速转型的地区强国,以在价值链上向更高的位置移动,并进一步推动经济增长。

在报告所考虑的七个部门中,伊斯兰会议组织最大的资金缺口是公路,占总数的53%。紧随其后的是电信、电力和供水领域的差距,占总差距的38%,其次是铁路、港口和机场,合计占总差距的9%。

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经济体占伊斯兰会议组织基础设施缺口的63%;在7个部门中,中低收入经济体在6个部门的差距最大。道路建设是个例外,中高收入国家在这方面的资金缺口最大。

中等收入国家正在寻求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因此,至少在2040年之前,它们很可能在OIC的基础设施需求中占据重要地位。

伊斯兰会议组织国家在发展基础设施方面面临的主要挑战是缺乏资金、机构能力有限、易受政治风险影响、法律和监管框架薄弱,以及任何基础设施项目对环境和社会的影响。

然而,在支持经济增长和促进繁荣、增加贸易、提高社会福利、改善能源安全和气候适应能力以及促进区域一体化方面,仍存在重大机遇。

公私伙伴关系的作用

为基础设施项目筹集资金的一种越来越常用的方法是公私合作(PPP)。

公私伙伴关系是将项目生命周期成本从公共部门预算中转移出来,同时为私营部门创造可投资资产的有效途径。

在效率、成本和获得专门知识和资源方面,它们对公共和私营部门都是有益的,但也有缺点需要考虑,例如这种安排的复杂性,包括它们如何分配风险,以及它们的管理成本和公众反对的可能性。

伊斯兰金融融资

伊斯兰金融也成为伊斯兰会议组织国家的重要资金来源,符合资产支持融资和风险分担原则。包括伊斯兰债券发行在内的伊斯兰金融交易,是对符合伊斯兰教法的基础设施融资的传统融资选择的补充。

报告建议伊斯兰会议组织各国政府考虑开展针对具体国家的需求评估和商业案例评估,其中包括成本效益分析,并考虑ppp、贷款、赠款、债券/伊斯兰债券和混合融资等融资方案。

各国还应确保利益攸关方积极参与,并确保项目符合国家法规和许可要求,包括环境、安全和土地使用法规。

可以通过创造有利的投资环境来提高基础设施投资能力;建设有效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基础设施项目的机构能力;制定全面的国家基础设施计划;ICD-Refinitiv报告指出,鼓励公私合作伙伴关系促进基础设施发展,促进利益相关者系统有效的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