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对全球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40%。近年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一系列大幅波动。在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该国在复苏高峰期实现了令人印象深刻的18.7%的GDP增长,并在2020年年中至2021年年中保持了积极的增长势头。
在此期间,中国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在2020年实现GDP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
然而,一系列国内因素导致中国经济明显放缓。
“零冠”政策的实施,包括一线城市的封锁、银行对过度杠杆化的房地产行业的限制性贷款,以及各行各业的积极监管,最终导致2022年第二季度实际GDP增长停滞,以及该国几十年来最糟糕的经济表现。
此外,由于去年年底全国各地爆发了新的Covid-19疫情和随后的封锁,2022年下半年的预期复苏未能实现。
由于关键周期性阻力的逆转,对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变得更加积极。
这些政策变化共同为中国2023年的经济增长描绘了更加光明的前景,人们普遍认为今年GDP将重新加速。
今年已经过去几个月了,到目前为止,中国的活动与预期相比如何?在我们看来,中国的经济活动似乎正与更为乐观的预期保持一致。有三个主要因素支持我们的分析。
首先,中国经济活动的领先指标已经显示出更为显著的复苏。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似乎在去年触底了。该指数是一项基于调查的指标,用来衡量几个组成部分的经济活动与上月相比是有所改善还是恶化。
传统上,50的指数读数是区分商业条件收缩性(低于50)和扩张性(高于50)变化的一个门槛。
这一频率较高的指标不仅表明经济正进入扩张性领域,而且表明尽管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但制造业活动仍在显著加速。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欧元区和东南亚新兴市场经济体等其他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活动正在放缓,甚至出现收缩。
第二,经济的重新开放似乎正在全面展开,这对中国遭受重创的服务业来说是一个强大的推动力。数据显示,交通拥堵程度仍高于2021- 2022年的水平,地铁客运量同比增长惊人。石油需求已恢复到大流行前的水平以上,国内定期航班的隐含石油需求尤其高。中国春节期间的消费表明,中国经济出现了强劲的初步复苏,高端和中高端非必需服务行业表现优异。春节假期期间,旅游、电影和餐饮等线下消费服务行业的需求强劲反弹。随着国内旅游支出的复苏,以及影院票房收入达到有记录以来的第二高水平,迄今为止,线下可自由支配消费服务被压抑的需求释放程度超出了预期。
第三,在关键技术领域,中国继续放弃开放式的监管改革。在过去的几个季度里,某些行业的全面监管审查,如私立教育、金融科技、电子商务、外卖和网约车,造成了严重的商业不确定性,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相关活动的新投资甚至创新。
然而,最近几个月,有关部门开始完成监管审查,为企业提供了更明确的指导,并向以前在“灰色地带”经营的重要企业发放了更正式的经营许可证。这一直在减少商业不确定性,并已经在支持私营部门投资和创新的回升。
总而言之,在一系列有利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经济似乎有望在2023年实现稳健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