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经济分化要求东盟采取积极统一的战略

几十年来,商品、服务和资本的跨境流动不断扩大,经济全球化受到了质疑。“地缘经济碎片化”、“脱钩”、“去全球化”、“慢化”等暗示趋势逆转的词汇层出不穷。

对一些人来说,全球经济分化已经出现。他们指出,外国直接投资(FDI)放缓,供应链缩短,如回流、近岸和友岸。对供应链弹性、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和技术竞争的担忧进一步推动了内向型政策。

我们呼吁谨慎行事,原因有二:

首先,数据和证据无法证实,这些挫折是结构性的,而非周期性的;规模本身仍在争论中。搬迁业务的意图并不总是转化为行动。投资成本高昂且具有粘性,而且无形的网络和专业知识既不可携带,也不可复制,至少在短期内如此。

苹果(Apple)在中国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专家和前高管表示,该公司庞大的机械库存和成熟的供应商池,让该公司“几乎没有可行的出路”。

第二,纵观历史,全球化既不是一个注定的结果,也不是一个不间断的过程。政府政策和企业行为同样推动了经济增长。同样,去全球化也不是既成事实;它的未来轨迹取决于今天和明天的政策和商业选择。

东盟吸引了全球12%的外国直接投资,贡献了全球8%的出口,在塑造这一发展轨迹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也具有重大利益。作为全球化的长期受益者,其成员国将承担全球供应链重组的影响,无论好坏,并在维护全球贸易和一体化方面具有利害关系。对东盟而言,全球经济碎片化带来的长期风险和威胁远大于短期机遇。中国的贸易、生产和投资结构调整可能会带来一些机遇,

但这可能是不平衡的,只有少数具有特定特点的成员国受益,而且范围和规模有限。一旦启动,目前将贸易和投资从目标国家转移的政策可能会对东盟产生间接影响,就像越南向美国出口服装和鞋类的情况一样,也许明天就会对东盟施加影响,以反弹的方式损害该地区。

在一个去全球化的世界里,有助于提高产出和生产率的产品、资本、技术和思想的流动将受到限制,从而可能导致竞争升级。在Covid – 19后已经面临压力的财政弹性可能会进一步受到影响,因为更慷慨的激励措施会追求更少的投资资金。

此外,以新的、不同的标准为特征的市场分叉和供应链脱钩,以及包括非经济条件在内的先决条件,将在不经意间破坏市场准入和供应链机会以及参与。欠发达成员国将面临进一步落后的风险。

最后,多边规则和机构的削弱将减少东盟国家寻求纠正或影响未来轨迹的空间。当没有可行的替代方案时,该地区及其个别成员国在与强权打交道时将处于不利地位。这不仅是东盟面临的困境,也是其他国家面临的困境。

这些都要求东盟采取积极统一的战略应对全球经济碎片化。

至关重要的是,东盟应对全球经济分裂的战略必须以其集体利益为前提。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为了维护东盟作为一个综合、协调的平台的有效性和相关性,这个平台大于各部分的总和。

有效的东盟战略不一定会否定一些国家为抓住全球经济碎片化带来的机遇而采取的行动。然而,后者仍需要结构性改革的补充,包括改善监管和实施、基础设施和连通性、人力资本和创新能力,以及从加强数字信任和生态系统到加速向碳中和经济转型等近期的迫切需要。

东盟成员国需要考虑各自的国家竞争力如何相互补充,以及如何在区域内进行配置以获得最佳影响。以特定行业的区域价值链发展为中心的市场一体化努力可以使东盟成为全球和区域生产网络中具有弹性和可信赖的中心。这与印尼担任2023年东盟轮值主席国的主题“东盟事务”和“增长震中”不谋而合。

迫切需要就全球经济碎片化对东盟的影响进行战略层面的对话;超越国家和部门利益,认识到政治、安全和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东盟正在制定2025年后发展愿景,共同或以国家身份参与二十国集团、印太经济繁荣框架等对话合作平台,正是应对这一挑战的最佳时机。

东盟可以利用其相对中立的地位,在多边和诸边平台上与志同道合的行动者接触,塑造有关经济全球化未来的话语。这些努力不仅可以针对国家,也可以针对非国家行为体,东盟可能与这些行为体有共同利益。日益加剧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已经让企业领导人感到担忧,更直言不讳的企业领导人呼吁美国和中国修复双边关系。

摆在我们面前的,可能是对全球经济运行方式的根本性重塑。这一事态发展太重要了,不能听之任之,以免陷入双输局面。东盟根本承受不起充当被动的旁观者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