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未来几个月可能会出现通货紧缩

总部位于日本的全球金融服务集团野村证券(Nomura)发表的《亚洲经济月刊》(Asia Economic Monthly)称,受潜在通胀势头减弱和基数效应的推动,未来几个月亚洲可能会出现反通胀,即通胀速度放缓。

报告称,到年中,经季节性调整后的月环比通胀势头,应更接近于大多数经济体在去年货币紧缩阶段的央行目标。

报告指 出,多数亚洲央行目前正处于政策暂停阶段,如果基础通胀相应放缓,今年晚些时候将打开货币宽松的窗口。

野村证券认为亚洲将出现更快的反通胀,原因有七个。首先,亚洲的通胀更多地是由供给而非需求因素驱动的。石油和全球粮食价格下跌、货币贬值压力减弱以及疫情驱动的供应链瓶颈全面正常化,都表明供应侧压力有所缓解。

野村认为,供应侧压力缓解的滞后效应,将在未来几个月的亚洲通胀数据中体现出来。

第二个原因是基数效应。将今年的通货膨胀率与去年的月度高水平进行比较,可以产生基数效应,从而抑制特定月份的通货膨胀。

第三是食品和能源价格的回落应该会降低总体和核心通胀。在亚洲新兴市场,食品和燃料价格推动整体通胀,并可能因第二轮效应而波及核心通胀。较低的食品和能源价格也会抑制家庭通胀预期。

第四,亚洲没有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美国大规模裁员和提前退休导致的工资飙升在亚洲并不明显,那里的劳动力市场灵活性较差。

相反,工资增长开始放缓,即使在新加坡等劳动力市场紧张的经济体也是如此。野村指出,出口和制造业放缓应会波及疲弱的劳动力市场,并对薪资增长施加下行压力,尤其是对该地区的开放经济体。

第五个原因是商品通货紧缩。商品需求减弱和投入成本下降可能会导致核心商品价格上涨放缓。

第六项可能是服务业通胀放缓。大流行后被压抑的服务需求已经耗尽。工资增长放缓应能缓解服务业通胀。

最后一个原因是中国不太可能成为通货膨胀的源头。中国的增长周期与世界其它地区的增长周期不同步,而且无论是对中国自身还是对全球而言,中国都不是通胀风险的重大来源。野村证券的报告补充称,中国因重新开放而被压抑的消费需求可能会令市场预期失望。

总体而言,该公司仍将反通胀视为未来一年的重要宏观主题。预计泰国、印度和韩国等经济体的通胀将提前放缓至央行的目标区间。相比之下,新加坡和菲律宾的通胀下降速度将更为缓慢。

亚洲的货币政策紧缩周期可能已经结束,但菲律宾除外,该国仍预计第二季度将两次加息25个基点。

亚洲其它地区已进入货币政策暂停阶段,不过印度、泰国和马来西亚等国仍为进一步加息敞开大门。

随着2023年下半年通胀势头减弱,野村预计,各国央行将在政策中优先考虑限制经济增长的下行风险。

它预计韩国和印度将分别在8月和10月率先降息,但其他亚洲央行可能会更早采取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