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国预计到2037年将成为第20大经济体

在2019冠状病毒病大流行期间,孟加拉国是少数几个在2021年保持6.94%正增长率的国家之一。然而,尽管如此,不同宏观经济参数的结构性弱点可能会损害国家的持续进步。如今,孟加拉国面临着全球成衣出口需求下降、汇款崩溃、为稳定孟加拉国塔卡波动而迅速减少的外汇储备、对能源市场供需缺口的担忧以及国内经济通胀趋势的综合影响。这些困难导致孟加拉国于2022年7月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寻求45亿美元的预防性贷款。

政府的财政平衡日益扩大的分歧以及孟加拉国不稳定的国际收支平衡(BOP)情况需要紧急关注。此外,虽然该国在人类发展指数(HDI)和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等各项发展参数方面表现良好,但大流行和持续的俄乌战争引起的外部冲击暴露了该国的社会经济脆弱性。

由于构成该指数的预期寿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平均受教育年限和预期受教育年限等指标呈上升趋势,孟加拉国的人类发展指数值持续上升。在2020年版的人类发展指数报告中,孟加拉国在189个国家中排名第133位(得分为0.655,满分为1),而在最近发布的2022年人类发展指数报告中,孟加拉国在191个国家中排名第129位(得分为0.661)。这使得孟加拉国领先于印度(132)、尼泊尔(143)、巴基斯坦(161)和阿富汗(180)等几个南亚国家。

虽然该国发现自己处于“中等人类发展水平”的行列,但收入不平等的问题依然突出,尽管多年来贫困水平有所下降。从历史上看,收入不平等一直是孟加拉国的一大威胁,尽管该国在大多数其他社会经济指标上的表现都值得称赞。该国的基尼系数(衡量经济不平等的指标)从2010年的0.456上升到2016年的0.482。

在过去几十年里,孟加拉国的收入和财富不平等都出现了非常不寻常的停滞。从1995年到2021年,收入最低的50%成年人在税前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仅从16.25%上升到17.08%,而收入最高的10%成年人的这一比例则从44.88%上升到42.40%。在同一时期,收入最低的50%的成年人在个人净财富总额中所占的比例仅从4.69%上升到4.77%,收入最高的10%的成年人则从59.2%上升到58.7%。

一方面,这种相对停滞表明收入不平等的情况并没有实质性恶化;另一方面,这意味着收入不平等并没有转化为财富不平等的任何上升趋势。然而,后者可能是由收入转向消费流造成的,损害了储蓄,而储蓄本来可以在经济中进行中长期投资和资本形成。

孟加拉国经济的特点确实是在过去十年中储蓄总额呈下降趋势——从2010年占国民总收入(GNI)的35.9%下降到2020年占国民总收入的33.9%。这有两大影响。首先,由于储蓄会诱导投资,尤其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储蓄的下降趋势会抑制资产创造、国内生产和就业,从而恶化经济增长模式。其次,如果家庭储蓄不能充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通过政府基础设施项目),就会增加孟加拉国政府已经承受的不可持续的基础设施支出所带来的财政负担。

就孟加拉国发展趋势的持续性而言,进一步减少不平等应成为使增长进程更具包容性的重点——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议程相辅相成,“不让任何人掉队”。

孟加拉国的可持续发展目标总体得分缓慢但持续上升,从2016年的59.37分(满分100分)上升到2022年的64.22分,在163个国家中排名104位。然而,中国在东亚和南亚地区的表现仍然相当低,在该地区19个国家中排名第14位,仅领先于巴基斯坦、印度、老挝、蒙古和柬埔寨。孟加拉国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其他重大挑战包括将沿海社区纳入政府的国家计划、非法资金流动和资源调动不足,以及建立更民主的机构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有趣的是,孟加拉国在各种社会经济指标上的进步是由于大大小小的非政府组织的广泛存在,这些组织改善了在村庄一级获得卫生和供水等基本服务的机会。这种模式还使更多妇女参与公共场所和家庭,从而显著改善了儿童的健康和教育以及平均预期寿命。这无疑导致了各项可持续发展目标的进展,如可持续发展目标3(良好健康和福祉)、可持续发展目标4(优质教育)、可持续发展目标5(性别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目标6(清洁水和卫生)等。

总之,孟加拉国的发展模式有些独特。传统上,存在适度单向的发展模式,即全球北方的机构设计实施战略,然后通过当地的合作伙伴执行。然而,孟加拉国的做法的特点是,国内小额信贷机构(如格莱珉银行)和孟加拉国农村发展委员会(BRAC)等国际发展组织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组织拥有设计、财务和规模的所有权,并与当地的需求和解决方案相结合,从而在更长远的范围内产生更具体的结果。

在未来困难的经济条件下,孟加拉国需要继续利用这一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