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第一生产力,盛良如何靠人才政策推动业绩成长?

盛良物流的股价最近四个月时间涨了488%,成交量持续放大,一改之前低成交量,几乎没有波动的股价走势,目前该公司股价处于上行通道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2017年3月29日,盛良物流发布2016年度业绩,收入同比增长28.94%,8月14日发布2017年中期业绩,收入同比增长29.8%,股东净利润虽仍亏损,但同比增长了70.43%,作为成长性考量,投资者更看中营收的增长。

不过盛良的2017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最大的亮点并不单只是营收的增长,还有员工薪酬,该项同比增长达51.1%,该公司人才政策正在发挥作用。

优秀的企业总有一套人才政策

华为、腾讯之所以如此成功,离不开他们的人才政策,就拿腾讯来说,16年来业绩收入增长了3095倍,净利润增长了4024倍,而市值则上市以来增长了400多倍,目前已经突破33000亿港元大关,且仍不断创新高。

将这些优秀的公司高速发展归结于人才政策一点都不为过,华为和腾讯都畅行狼性文化,华为以奋斗为本,你不奋斗就要被淘汰,而腾讯也以员工业绩排名,实行自由竞争。因此在员工薪酬方面,上述两家公司花费从不手软,2016年度华为的人均薪酬超50亿元,而腾讯2017年上半年人均薪酬就达到了39.4万元,真是令行业羡慕不已。

羡慕归羡慕,该学习的地方还是要学习的,很多企业不太重视人才的作用或者忽视人才政策,导致人才流失,公司发展不起来。下面是笔者收集可能的各种人才激励的政策方案:

每种激励方案均各有优劣,股权激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一般情况下,拟上市的公司实行股权激励效果要大很多,上市后及非上市的股权差价是很大的,因此就非常的能激励管理层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但有时会失效,比如在创业型公司,员工看不到前景,而中途离去,从而股权激励方案效果大打折扣。

实际上,人才激励方案效果最为直接的是现金分红,或者说发钱,干多得多,干少得少,不管是在脑力劳动行业还是体力劳动行业,效果均是最直接的,因为谁愿意跟钱过不去的,而且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白花花的银子。像华为、腾讯这类优秀的企业,基本都是靠现金激励,员工有干劲,企业业绩才有增长。

盛良如何靠人才政策推动业绩成长

而盛良的人才政策中,也实施了以现金分红的方式激励管理层,该公司称定期检讨厘定董事及高级管理层的薪酬和报酬待遇,向高级管理层及主要雇员发放酌情花紅以作激励。实际上是以检讨业绩为主,业绩上来了,管理层及其他员工就获得更多收入,这种激励方式也使得该公司业绩近三年业绩收入以复合增长率33%增长。

2017年上半年盛良共有188名员工,在薪酬方面,2017年上半年680万令吉,同比增长51.1%,计算平均每位雇员收入增长近五成。盛良于2016年7月份在港上市,上市募集资金中有部份使用于吸引及留住人才的款项,该公司亦曾称雇员(人才)的重要作用。

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在任何时候人力资本都比其他资本更值钱,马化腾曾说过一句话,业务可以扩展和更换,资金可以吸引和调配,唯有人才是不可以轻易替代。实际上,人力资本可以转化为技术资本、劳动力资本、可塑性非常强,这或许也是盛良物流看中人才政策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