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份外储实现三连增,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归因于非美货币升值以及资产价格上升。
外汇局周日公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中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0295万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204.45亿美元,增幅为0.7%,为连续第三个月出现回升。
此前3月和2月份外储环比分别增加39.64亿美元和69.2亿美元,2月份也是外汇储备2016年6月以来首度回升。
随著中国经济增速放缓,以及美联储进入加息周期,近些年中国资本外流持续加大,外储一度从4万亿美元的峰值降至3万亿美元,2015年12月份外储单月就下降1079亿美元,创历史上单月最大降幅。
为遏制人民币大幅贬值,中国央行动用了大量外储干预市场,并加强了资本管制。
外汇局解释4月份外储回升时称,4月份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继续向均衡状态收敛,外汇供求趋向基本平衡;国际金融市场上,非美元货币相对美元总体升值,资产价格有所上升。这些因素共同推动外汇储备规模回升。
WIND图表显示,4月份美元指数下跌1.5%,这将推高以美元计算的外储中非美元货币的估值水平。此外,4月份美国国债价格上涨,也有助于中国外储中持有的美国国债的估值。
外汇局并预计,随著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经济基本面将进一步稳中向好,人民币汇率预期保持基本稳定,跨境资金流动向均衡方面发展,外汇储备有望进一步趋向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