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之江路隧道全线贯通

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10月10日,记者从杭州市建委获悉,浙江省“千项万亿”项目之一——之江路输水管廊及道路提升工程(之浦路—复兴路)隧道于近日全线贯通。该工程集输水管廊、交通隧道、道路整治于一体,全长6.3公里,其中隧道部分长5.6公里。

“别看只有几公里,盾构机掘进起来可不容易。”杭州市城基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涉及西湖文化景观、中国大运河(杭州段)两大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区,盾构需穿越中河、白塔、钱塘江大桥、六和塔、之江大学旧址5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且涉及石英砂岩、粉砂岩、粉砂、黏土等15种不同的岩土层,强度从1兆帕到102.8兆帕不等。

为确保盾构顺利穿越及文物安全,项目团队联合科研院所开展地质科研,针对盾构穿越各种地层“量体裁衣”,制定了文物安全监测与盾构掘进实时联动等一系列缜密管理措施,破解隧道施工与文物保护的难题。2025年6月18日,主线两条盾构隧道实现全部贯通。

例如,在穿越白塔段时,隧道与白塔最小水平距离仅24.02米,该段地层硬度高达102.8兆帕,施工振动容易对塔身造成影响。项目团队严控掘进参数,做足防振措施,保障白塔不受影响。

隧道在之江路上设置1对匝道,盾构需连续穿越抗咸渠、中河、地铁4号线等多处建(构)筑物,且穿越区地层以粉土、粉砂为主,容易产生隧道上浮风险。项目团队研究制定了超浅覆土大直径盾构隧道抗浮设计与盾构施工控制技术方案,并采取“3小时加密监测+24小时人工巡查+建立信息联动平台”的方式,确保地铁4号线正常运营,中河驳岸不受影响。

随着匝道盾构顺利接收,之江路项目隧道实现全线贯通。作为连接钱塘江与西湖景区的重要纽带,之江路工程对提升杭州城市基础设施能级,打造沿江立体交通路网和水网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之江路建成后,通行能力预计提升1.5倍。

藏在隧道底下的输水管廊也将发挥作用。管廊内敷设有原水管和清水管,新建的原水管将与现有的原水管形成“双重保障”,更好地保障南星水厂、清泰水厂、赤山埠水厂的原水供应;清水管则进一步促进主城区供水管网互联互通,提高九溪水厂与南星水厂之间的供水调度能力,进一步强化城市供水保障能力。

隧道全线安全贯通,剩余的附属结构、机电安装及装饰装修工作已在紧锣密鼓地推进。“我们将确保隧道年底具备通车条件,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出行选择。”市建委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