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市全方位打造生产性服务业新优势

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发展新质生产力,创造新价值、塑强新产业、激活新动能,生产性服务业是关键一环。日前,绍兴市印发《加快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以平台建设、企业培育、人才招引、项目实施等为抓手,全方位推进绍兴市生产性服务业补短板、壮规模、增能级。

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企业生产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各个环节中,是活产业、兴城市、富百姓的重要策源力量。尤其是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不断发展,其中的专业、个性、定制化服务更是提高了新质生产力的生产效率。

近年来,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绍兴市专门制定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培育方案,编制全市生产性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计划,通过精准滴灌、动态跟踪、政策扶持等方式支持生产性服务业领域龙头企业、“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发展。数据显示,今年1—4月,全市规上交通运输、租赁和商务服务、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收增速分别达14.4%、42.0%和9.7%。

在政策服务和资金兑现方面,当前,绍兴市已构建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一业一地一策”政策体系,推动各地各行业凸显特色、错位发展。同时,不断优化政策直兑快兑,推进政策事项100%“一网兑现”。今年1—5月,绍兴市已兑现服务业政策资金1.61亿元,其中生产性服务业0.99亿元,占比61.5%,较去年提高近3个百分点。

此次印发的三年行动计划,明确了绍兴市未来三年的发展目标,即加快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强生产性服务业核心竞争力,通过实施增量提质、平台跃升、主体培育、融合发展、人才集聚、服务优化六大专项行动,到2026年,全面实现“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年均提高1%、打造生产性服务业高能级平台2个以上、引育生产性服务业专业人才3000名以上”等“123”发展目标。

“推动生产性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市上下协同作战、形成合力。三年行动计划聚焦科技研发、软件信息、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会展、检验检测、低碳环保、批发贸易8个重点发展领域,要求各行业部门共同研究制定任务、指标、项目、企业‘四张清单’,以工作项目化、项目责任化、责任具体化推动任务落地,从而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功能突出的公共服务平台,培育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专业人才,实施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形成结构合理、功能突出、产业集聚、错位互补、协同发展的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市发改委服务业发展处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