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农业强基提能激活价值链

据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本月初,“甬优”超级杂交稻再传捷报:“甬优31”百亩方平均亩产984.16公斤、最高单产1020公斤,双双刷新已尘封11年的宁波水稻高产纪录。今年以来,“甬优”超级杂交稻在贵州、湖南、四川等地创下5项高产纪录,全年推广面积达到500万亩。宁波市栽培的单季晚稻、连作晚稻六成以上是“甬优”品种。

近年来,宁波市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在提升耕地质量、提高粮食自给率、保障种质安全、推动农业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聚焦用力。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彭佳学强调,要在农业强基提能上创样板做示范,聚力实施“十链引领、百企矩阵、千亿跃升”乡村产业提能工程,守牢粮食安全生命线,强化科技创新原动力,做好融合发展大文章,不断提升产业韧性、质效和竞争力。

粮食稳则天下安。宁波市贯彻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实施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大力推广“良种+良机+良田+良法”配套种植模式,推进高标准农田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粮食产量跨越新台阶,成为全国粮食主销区保障粮食安全先行示范。据市农业农村部门统计,今年前三季度,宁波市已完成粮食播种面积184.94万亩、油菜面积15.32万亩,预计全年粮食产量16.05亿斤,有望实现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八连增”。其中早稻播种面积27.45万亩,比上年增加4.74万亩,增量占全省的34.85%。

既要粮食高产,也要农民增收。宁波市坚持科技引领,积极探索生态种养模式创新,形成了粮经轮作、稻鱼(虾)共养等一批成熟的“千斤粮、万元钱”模式。今年,全市新建综合种养基地1.2万亩。与单纯种植水稻相比,综合种养基地每亩收入增加3000元至5000元不等。宁海力洋古渡片千亩方“稻虾轮作”模式今年2月运行以来,已养殖龙虾近2000亩,预计龙虾全年总产量近35万公斤,总收入1500万元左右,水稻总产量130万公斤,收入450万元,并带动古渡村村集体今年经营性收入突破280万元,让30余名60周岁以上村民在“家门口”就业,人均月收入5000元。

宁波市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持续优化蔬菜产品结构,加快建设战略性蔬菜保供基地,推进工厂化、规模化生猪和水产养殖基地建设,发展远洋渔业和林下经济,拓展农业发展空间。实施“农业科技创新提质年”活动,培育新经济、激发新动能。同时开展产业数字化试点应用,加快培育电商等新业态。今年,全市新建未来示范农业园区5个、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15个。

主体活,则产业兴。宁波市实施农业领域企业培育计划,开展万名农创客培育行动,成立全市农创客发展联合会,打造农企矩阵,进一步激发经营主体活力。目前,全市已有省级农创客示范基地10个、农创客5700余人,年产值亿元以上农业企业86家,宁波市农产品进出口总额占全省三分之一以上。

强基提能促进农业价值量加速增长。今年前三季度,蔬菜、水果、渔业生产稳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40.6亿元,同比增长4.8%,创历史新高。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21.5亿元,同比增长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