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5日宣布,探测器“隼鸟2号”向小行星“龙宫”表面击出大金属弹的全球首次实验获得了成功。相机拍到了朝向小行星表面分离的“碰撞装置”发射的弹丸击中小行星、地下岩石等喷出的情形。
JAXA的副教授津田雄一表示,在实验获得成功的基础上“确立了太空探测的新手段”。到4月下旬为止将对是否形成了人造陨石坑进行确认,津田认为由于出现喷出物,“陨石坑形成的可能性很大”。
除了再现被认为因碰撞而推进的天体形成的一幕及展开调查外,还力争着陆并采集小行星地下的岩石。若陨石坑成功形成,最快将从5月起挑战着陆。
“隼鸟2号”在距离地球3亿公里的小行星上空500米处自主飞行的同时分离碰撞装置,还分离了拍摄爆炸后击弹情况的相机。之前曾担忧小行星的喷出物会导致机体受损,但“隼鸟2号”绕到小行星背面躲避,因此机体无恙。据分析,弹丸按照瞄准的目标落到小行星赤道附近直径400米的范围内。
今后“隼鸟2号”将在避开漂浮于“龙宫”周围的喷出物等的同时移动,16日回到通常逗留场所即上空20公里处。之后如果喷出物的漂浮停息下来,将搜寻金属弹命中的区域找到陨石坑。
碰撞装置是直径约30厘米、高约20厘米的圆柱形,为装载重5公斤炸药、底部铺有铜板的结构。它以爆炸的势头猛烈喷出铜撞击“龙宫”地表。据分析撞击时重量约2公斤,速度为每秒2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