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蒙两国山水相连,历史渊源深厚,友谊源远流长。蒙古国是共建“一带一路”的天然伙伴,也是最早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在两国政府和人民的共同努力下,中蒙经贸合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为两国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一带一路”与“草原之路”倡议的指引下,为建立中蒙经济走廊,加强中蒙两国产能、经济贸易方面的务实合作,由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中机国际)联合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主办,西麦克展览公司及蒙中贸促会承办的2024年蒙古国中国商品展,于8月23日在蒙古国首都乌兰巴托市米歇尔展览中心隆重开幕。
开幕式在悠扬的蒙古长调及蒙古传统特色表演中拉开帷幕,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参赞刘京志先生,中机国际总经理、西麦克展览董事长张力女士,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外贸处处长丁晓龙先生,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郭丹丹副处长,蒙古国大呼拉尔议员、法律常设委员会主任朝格特巴特尔先生,蒙古国大呼拉尔议员巴特吉日嘎拉先生,蒙古国食品农业与轻工业部国务秘书特·赞布拉策仁先生,蒙古国能源部国务秘书塔宾布赫先生,以及来自矿产和石油局、蒙古国家工商会、蒙古医院工程协会、蒙古建筑协会、蒙古绒毛制品协会、农业集团国有控股公司等相关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蒙古国大呼拉尔议员、法律常设委员会主任朝格特巴特尔先生在致辞中表示,中蒙两国是有着多年合作关系的友好邻邦。近几年来,两国经济合作、文化艺术及人文交流不断扩大,为中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创造了新机遇。内蒙古和蒙古国产业特点相似而发展阶段不同,具有互补性。中蒙两国之间的经贸合作还有更大的潜力,未来蒙古国中国商品展也将为两国经贸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
中国机械国际合作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西麦克展览董事长张力女士在致辞中表示,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蒙古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和投资国。2023 年中蒙双边贸易额较2022年同比增长36.1%,中国商品以其质量优良、品种繁多、高性价比的特点,深受蒙古国人民的欢迎。蒙古国拥有丰富的自然矿产资源、市场广阔,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市场机遇。今年举办的蒙古国中国商品展,有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福建省、浙江省等百余家企业参展,是进一步深化中蒙两国经贸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作为中央企业会展平台,中机国际及下属西麦克国际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将继续携手商务部外贸发展事务局、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蒙中贸促会为中蒙两国企业搭建会展平台,畅通贸易渠道,“以展促贸,以贸促投”。
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外贸处处长丁晓龙先生在致辞中表示,本次展会内蒙古自治区商务厅共组织几十家外贸优势企业参展,产品行业涉及机械装备、生物制药、光电光伏、有机化工、纺织服装、农畜产品等。今年 1-6月份,内蒙古自治区对蒙古国进出口额实现372.2亿元,同比增长14.2%,占内蒙古自治区外贸总额的37.3%,占中蒙两国贸易额的57.3%。随着“一带一路 ”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内蒙古自治区同蒙古国经贸合作规模不断扩大,互联互通水平不断提高,成为中国向北开放的前沿。
开幕式结束后,中机国际总经理、西麦克展览董事长张力女士陪同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蒙古国大使馆经济商务处参赞刘京志先生、蒙古国食品农业与轻工业部国务秘书特·赞布拉策仁先生及其他嘉宾巡视展位,与参展中国企业交谈,了解企业本次参展所带展品以及企业产品出口蒙古国的情况。走访企业包括国机集团下属畜牧机械生产企业华德牧草,绿色新型环保装饰建材企业猛马板业,新能源防爆设备生产企业北工重型机电,物流及危险化学品V3牵引车生产商蒙凯,国内唯一一家采用轴流式半强制喂入系统技术捆草机的玖嘉机械,智能家居生产商沫岚科技,高效杀菌口罩产品厂家极客互联以及拥有20多项驼奶专利技术的阿拉善神驼乳业。
展会首日开幕,便吸引了众多人流到场,除内蒙古自治区外,福建省也组织机电企业赴蒙参展,作为东南沿海的重要省份,其发电机企业产品种类丰富,注重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不断推出高效、环保、智能化的新产品,在行业内具有显著的优势。此外还有江苏省塑料包装机械及四川省新能源企业参加本次展会,展会品类紧跟经贸趋势,绝大多数展品是近几年蒙古国从中国进口额较大的产品。
中国是蒙古国的好邻居、好伙伴,今年是两国建交75周年。中蒙两国自1951年始建立贸易关系,1989年两国政府成立了经济、贸易和科技合作委员会,迄今已举行十六次会议,1991年两国政府签署投资保护协定。近年两国互利合作不断扩大,中蒙两国着眼疫情后经济复苏,用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同蒙古“草原之路”发展战略、全球发展倡议同蒙古“新复兴政策”、中国“两步走”发展战略目标同蒙古“远景2050”长期发展政策对接的三大引擎,本届展会旨在扩大两国经济贸易、投资、矿产能源、绿色发展等领域合作。展会为期三天,除展览展示之外,还将为参展商搭建中蒙贸易对接的平台,助于双方了解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技术发展趋势,从而引导两国产业向更高层次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