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郭勒盟新能源产业六项指标均居全区首位

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近年来,“风光”无限的锡林郭勒盟积极构建新型电力体系,坚持就地消纳和外送并举,抢抓机遇推进新能源开发建设和装备制造等关联配套产业,全力推动风光氢储实现建“链”成“群”。2023年,随着国家特高压二期基地、蒙能东苏风储等重大项目并网投运,全盟新增风电并网规模、风电并网总规模、新能源并网总规模、新能源发电量、新增新能源发电量、跨区域外送新能源电量六项指标均居全区首位。其中新能源并网总规模、风电并网总规模在全国293个地市级中排第3位。

凛凛寒冬中,草原上新能源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去年11月,苏尼特左旗50万千瓦风电项目和阿巴嘎旗30万千瓦风电项目均实现首台风机并网发电,该项目建成为电网提供清洁电能约20亿千瓦时/年,节约标准煤约60万吨/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60万吨/年。在跨区域外送新能源电量方面,目前全盟已建成3条特高压输电通道和2条超高压输电通道,去年已向北京、华北和华东地区送电812亿千瓦时,居全区首位,其中绿电占比达到31%。今年,锡林郭勒盟还将推动特高压三期500万千瓦大型风光基地、蒙能250万千瓦保障性并网等新能源项目加快建设,浑善达克沙地890万千瓦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近期启动实施。

如何更好的推动风光氢储实现全产业链发展?项目建设是关键。随着京能国际、远景、山西能源等风光制氢制氨制醇项目加紧实施,目前,锡林郭勒盟已启动实施新型储能电站项目13个,装机规模138万千瓦,在建和投运储能电池产能14GW/年,预计到“十四五”末电源侧、电网侧储能市场规模可达500万千瓦。“锡林郭勒盟今年将瞄准高端化、智能化、集群化发展方向,开展‘风光氢储’产业链精准招商,目前远景氢能装备制造基地、明阳大兆瓦叶片及盛日光伏组件等项目相继落户锡林郭勒盟,中船产业园的电控系统项目也填补了锡林郭勒盟乃至全区电控系统制造空白。”锡林郭勒盟工信局副局长张少杰说。

2023年6月,内蒙古考察时强调,推动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做大做强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是内蒙古发展的重中之重。下一步,锡林郭勒盟将围绕落实自治区“两率先”“两超过”目标任务,继续以绿电应用为发展动力,加快构建新型电力体系,加快实施新能源倍增行动,全面构建起能源装备全产业链和高端消纳产业发展模式,示范引领绿电就地消纳和产业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