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产业作为“五大产业”,促进开鲁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开鲁县是经济林大县,已发展到60万亩,其中木本油料林30万亩、果品经济林30万亩,亩均效益可达8000元。果品经济林主要分布在东风镇、麦新镇、小街基镇、开鲁镇、大榆树镇、黑龙坝镇、保安农场、吉日嘎郎吐镇、建华镇等地,品种以锦绣海棠(鸡心果)、沙果、李子、苹果梨为主,盛产的沙果和金红苹果123是通辽市首批名牌产品,“蒙古野果、草原圣果”注册商标品牌闻名区内外。

全部达到盛果期后,年产鲜果30万吨,年产值可达8亿元。开鲁县发展林果产业基础好、参与群众多、辐射范围广,全县千亩以上标准化林果基地10个、家庭果园2000多个,果树协会、专业合作社和林业大户等林业合作组织20余家,带动林农3800余户,是带动力强、普惠面广的生态产业。

为此,县委、县政府把林果产业作为“五大产业”之一来打造,促进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一是坚持科技支撑、标准化发展,聘请通辽市林业和草原科学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专家团队对全县林果产业发展进行深度调研,编制林果产业五年规划,围绕鸡心果、苹果梨等主要品种编制标准化生产技术规范,从果园建设、种质保护、苗木培育、林间管理、品质控制等生产全程制定高标准方案,重点打造标准化果园14处,带动全县林农普遍应用标准化生产模式,有效解决原产地特色林果品质退化、参差不齐的突出问题,保障林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打造县域标准化林果产业基地。

二是坚持高端打造、全产业链配套,针对林果产业“原字号”突出、增值能力不强的问题,明确提出“精品林果、品牌营销”的发展思路,制定果品规格、分级标准、采收规程、包装方案,组建国有企业打造公共品牌、搭建交易平台,在全县12个镇场布局冷链仓储库12处1.2万平方米,在东风镇投资8400万元、打造中心冷链仓储库2万平方米,谋划争取国家专项债3.4亿元建设冷链仓储物流贸易体系,积极引进加工企业转化残次果品为果干、果汁产品,通过保鲜冷藏、错季销售、采摘体验、果品加工,大幅促进产业增值、提高群众收益,全县林果产业产值将达到15亿元。

三是坚持三产融合、价值链延伸,将林果产业嵌入全县文化旅游产业格局,着力挖掘林果产业休闲价值,依托开鲁县独特的红色文化资源,打响“红色研学 绿色休闲”品牌,培育“双基因”文化旅游产业,紧扣周边城市居民自驾出行、短途旅游的市场需求,创新“红色文化体验 特色林果采摘 生态休闲度假 丰收季和中国年”的体验式文旅模式,使之成为推介开鲁优质产品、促进广大群众增收的又一主导产业,不断放大林果产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