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累计享惠货值超98亿元

据海南省政府网站消息,11月1日,一架新引进的空客A330客机抵达海口美兰国际机场后,穿越了象征民航最高礼遇的“水门礼”,正式入列海南航空机队。

这架新飞机创造了一项新纪录——海南自贸港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单票享惠数额新高。受益于“零关税”政策,企业可以享受减免税款约1.14亿元的利好,大幅降低企业飞机引进成本。

海南以实现运输来往自由便利为目标,加快推进自贸港政策落地,持续释放航权开放政策效应,有序扩容航空运力,新开和加密海南与RCEP国家、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航线,积极推动海南机场航空枢纽能级提升,高质量高标准构建自贸港“空中桥梁”。

此次引进的A330新飞机,其最大航程较前代增加700海里,赋予了机队更丰富的航程梯度,使航线规划与运力调配更加从容。海南航空总裁余超杰表示,新飞机将重点投入欧洲、大洋洲和中东的约15条关键远程航线,持续加密和拓展“空中丝绸之路”网络。同时,新飞机也将服务于北京、海口出发的精品快线和自贸港快线,从而实现国际与国内航线网络的高效衔接。

通过“零关税”政策,民航客机持续上新,货运飞机也加快飞向海南自贸港。

作为海南省首家全货运主基地航空公司,中州航空陆续引进了两架波音777型全货机,新飞机航程可达17445公里,能连续飞行18小时,是国际货运的“黄金搭档”。这两架洲际飞行货机,货值共13.97亿元,减免税款1.97亿元,有效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

中州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唐磊介绍,企业已将总部落户到海南,持续扩大宽体远程货运机队规模,构建覆盖国内、连接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在飞航线超过50余条,为全球贸易往来搭建了高效快捷的“空中通道”。

自贸港不仅引进新飞机,更注重引进新产业。

航空维修产业的高效运转离不开航材供应体系的强力支撑。海南自贸港设立了首个航空零备件寄售库房,为国内外客户提供更全面、更优惠、更便利的航材保障服务。

海口空港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海烨介绍,一站式飞机维修基地已完成超过2300架次飞机维修,承接了包括卡塔尔航空、菲律宾皇家航空、西班牙伊比利亚航空等20多家境外航空公司在内的百余架次进境飞机大修和喷涂业务,许多国家的航空公司已经成为这里的“回头客”。

同时,聚焦补链强链,海南诞生首个临空经济千亿级产业集群。近年来,依托海南自贸港最大的空港——美兰国际机场,在自贸港政策红利加持下,海口江东新区持续培育壮大航空客运、航空物流、航空维修、飞机租赁等核心产业,带动上下游临空型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当前,江东新区临空经济区重点围绕航空客运、航空物流、跨境电商、融资租赁和航空维修等产业开展招商工作,已招引中州航空、华龙航空、中航租赁、傲基科技等63家重点企业,临空经济产业集群突破1000亿元。

“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与其他两张‘零关税’清单最大的区别在于其进口货物的高货值属性,其减免的高值税款更是政策红利最直接的体现。”海口美兰机场海关综合业务科副科长孟桓宇介绍,从“一枝独秀”到“百花齐放”,目前政策不仅惠及飞机,还惠及轮船、游艇、多功能乘用车等领域,已实现了海、陆、空三类享惠商品全覆盖。

截至今年9月,已进口“零关税”游艇130艘,货值共7.38亿元,减免税款2.7亿元,主要进口原产国为法国、意大利、德国等。

为释放更大政策红利,海南自贸港政策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也在不断优化调整。2023年,海口海关协助推动进口半挂车用的公路牵引车、机坪客车、全地形车、9座及以下混合动力小客车(可插电)等22项商品增列至《海南自由贸易港“零关税”交通工具及游艇清单》。

“海陆空”全覆盖,政策赋能千行百业。海口海关关税处处长冯云云介绍,政策实施以来截至今年9月,交通工具及游艇“零关税”政策项下进口货值98.34亿元,减免税款25.85亿元,享惠企业388家,惠及海口市、三亚市、儋州市、文昌市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