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聚焦‘交通扩能、产业振兴、创新驱动、环境优化、绿色发展、人文交流’六个方面奋力攻坚,持续强化与大湾区的产业协同、创新协同、开放协同……”8月26日上午,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1场),介绍贺州市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情况。
近年来,贺州市围绕构建水陆空并进、多式联运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补齐“铁、公、机、水”短板,实施一批重大互联互通项目,开工建设连贺等6条高速公路,“十四五”期间将实现5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目前,该市有3条高速公路直连大湾区,每天往返大湾区的高铁动车超100趟次,是全区第4个高铁直达香港的设区市,实现了高铁融入粤港澳大湾区“1小时经济圈”。
在产业振兴方面,贺州市积极开展精准招商,推动重点产业补链强链延链,培育了高端碳酸钙新材料等7条循环产业链,“无中生有”承接大湾区黄金珠宝、电子信息等产业组团落户,着力打造大湾区产业转移承接地、协同发展新高地。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全市新签约项目864个,计划投资总额近2780亿元。其中,大湾区项目数量、计划投资总额分别占比52.43%、48.76%。
记者在发布会上还了解到,“十四五”以来,贺州聚焦重点产业,不断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能。该市与大湾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打造创新平台、培优创新主体,推动大湾区科研成果在贺州转化应用。新增认定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5家、自治区级科技创新平台27家,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较“十三五”期末增长66.7%,17项科技成果获广西科学技术奖,累计登记科技成果877项。
此外,贺州坚持以大湾区一流标准为标杆,全力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升级,通过实施并联审批、容缺受理、“一窗通办”等创新举措,提升了政务服务效能,政务服务事项全程网上可办率达99.58%。坚持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大力推动产业绿色转型,加强生态保护。同时,推动两地人员经贸往来和文化交流互鉴,在全区率先开展粤桂跨区域协同立法,携手肇庆共建“粤桂一家亲·肇贺好邻里”省际睦邻廊道,来自大湾区的游客占区外游客比重常年保持七成左右,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康养旅游首选地。
据统计,2021—2024年,贺州GDP年均增长6.2%;今年上半年增长7.2%,增速排全区第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