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城港“十四五”期间GDP平均增速达8.1%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9月12日,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全区“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三场),防城港市委主要领导出席介绍该市现代化临港工业城市建设成效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十四五”时期,防城港市解放思想、创新求变,向海图强、开放发展,顶住压力、主动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始终保持向上向好向新的态势。

经济实力实现大幅提升。这5年,防城港市推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52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1168亿元,前4年平均增速达8.1%,高于全国和全区平均水平。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从2020年的7.3万元提升到2024年的近11万元,多年保持广西第一。全市构建起了以钢铁、有色金属、能源、食品医药、新材料为核心的现代化临港工业体系。防城港经开区规上工业总产值连续九年排全区第一,2023年成为广西第一个产值超两千亿元产业园。

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臻完善。该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未来产业孕育孵化,加快建设具有防城港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广西盛隆连续15年位居广西民营企业榜首,防城港市钢铁全行业产值已突破1000亿元,是广西第二个拥有单个千亿级产业的设区市;红沙核电3号、4号机组均已投入商运,获“全国质量标杆”称号和广西科技进步一等奖;防城港海上风电示范项目首批机组成功并网发电,实现了广西海上风电零的突破。

互联互通更加便利。防城港市全力构建现代综合立体交通网,着力打造共建“一带一路”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门户城市和重要节点城市。高速公路将实现全市一类口岸均通达。全国首条直达中越边境城市的高速铁路——防东铁路开通运营,防城港(东兴)至贵阳、成都、西安、广州跨省动车开行。目前全市万吨级以上泊位达到59个,港口吞吐量2025年预计将超2亿吨。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从“十三五”末的709.6亿元到2024年的1282.1亿元。外贸增速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上半年同比增长41.4%,居全国外贸50强城市之首。

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该市坚持改革破题、开放赋能,不断增强发展动力活力。推动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走过了从无到有、开篇布局、砥砺奋进的发展历程,多次成功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等重大活动;国家级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等投入运营,医学、医药、医疗等领域取得新突破。打造中越跨境医疗救治机制——“1369生命直通车”,累计抢救、治疗转移出入境患者6万余例。贷款增速、绿色信贷占比、小微贷款增速均居全区第一,外汇收支便利化规模连续4年全区首位。

民生福祉持续改善。教育暖心工程投入近5000万元,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自治区级评估通过率位居广西前列;高校实现从无到有,防城港职业技术学院从2022年的“百人”学校到2024年实现“万人”的跨越,南宁师范大学师园学院防城港校区、防城港现代食药品职业学院如火如荼建设;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饮用水水源达标率持续保持100%,空气质量是全区唯一连续7年综合评价为“优”的设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