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池制造商正在吞噬韩国竞争对手在欧洲的市场份额

在国内供应过剩的情况下,中国电池制造商正进一步向欧洲扩张。欧洲是全球第二大电动汽车市场,他们的韩国竞争对手曾在这个市场上占据绝对优势。

据市场追踪机构SNE Research的数据,直到两年前,韩国的LG能源解决方案、三星SDI和SK On在欧洲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电池市场上总共占有70.6%的份额,而中国企业的份额仅为6.7%。

在全球第一大电池制造商宁德时代(CATL)的带领下,今年1月至7月,中国制造商的市场份额已升至40.1%,而韩国三巨头的市场份额为57%。

专家称,韩国电池制造商在美国这个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已经站稳了脚跟,而美国的保护主义政策旨在对抗中国在关键工业领域的存在,这为韩国公司提供了有利条件,因此捍卫欧洲市场对韩国电池制造商加强其领导地位至关重要。

“与美国相比,韩国电池制造商无法从欧洲的有利政策措施中受益,这意味着要与中国竞争对手展开公开竞争,”Seojeong University汽车工程学教授Park Cheol-wan表示。

考虑到欧洲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采用更便宜的中国制造的电池,中国企业可能在中低端电池领域占据上风。

中国电池制造商可能以其价格竞争力而闻名,磷酸锂离子电池是他们的主要产品。但最近,他们正在大力投资生产镍、锰和钴(NCM)电池等高端电池,与专注于扩大高端产品线的韩国竞争对手展开正面竞争。

宁德时代是在欧洲开展业务的中国电池制造商中无与伦比的市场领导者,占中国在欧洲销量的近90%。SNE的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该公司销售的电池中有91%是NCM电池,而不是更便宜的电池。

中国电池制造商在欧洲日益增长的影响力,让Gyeongsang National University化学教授Choi Jae-won想起了2010年代韩国和中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之间激烈的价格战。尽管韩国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在这个飞速发展的行业中占据了领先地位,但它们最终还是被中国竞争对手挤出了利润丰厚的市场。

他表示:“在定价方面与中国正面竞争将是一项挑战,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和电池价格,国内电池企业应该在采用自动化生产系统等生产线和设备创新方面加大投资力度。”

在上个月发布的第三季度业绩报告中,韩国电池制造商也表达了对欧洲业务的担忧,因为欧洲主要市场的电动汽车销售放缓。

中国制造的低价电池和使用它们的电动汽车正在渗透欧洲。但我们预计,中国整体电动汽车销量不会立即反弹。LG能源解决方案负责人在当天的业绩电话会议上表示:“我们的目标是调整波兰工厂的生产量,以减少库存负担。”

三星SDI试图淡化中国的威胁,称“考虑到确保电池供应协议至少需要两到三年的时间,中国企业在国内的过剩供应可能不会那么快流入欧洲。”

该公司强调,将继续在匈牙利工厂生产最高质量的电池,并通过稳定的供应链巩固其市场地位。

SK On没有提及在欧洲的业务计划,但概述了以北美为中心的全球战略。该公司正在匈牙利建设一家电池厂,计划于2025年投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