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省发改委消息,洛川苹果从黄土高原的地方特产成长为享誉国际的金字招牌,其辉煌成就的背后是一套系统化、多层次、可持续的营商环境优化与产业生态构筑体系。这一体系以政府引导为基石,以技术创新为引擎,以市场主体为核心,以人才培育为根本,共同谱写了乡村产业振兴的典范篇章。
强化政府引导,构建产业发展长效机制。洛川县委、县政府将苹果产业确立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首位产业,坚持“一任接着一任干”的执政理念。通过创新性提出“八链同构、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系统构建了从种植管理、采后处理、精深加工到品牌营销、市场流通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在政策支持方面,县政府连续出台《洛川苹果产业发展规划》《关于进一步加快苹果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文件,形成了完整的政策支撑体系。同时,每年安排专项扶持资金,用于新品种引进、技术推广、市场开拓和品牌建设,为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完善服务体系,打造技术创新支撑平台。建立覆盖全县的技术服务网络,形成“县有技术推广中心、乡有技术服务站、村有技术指导员”的三级服务体系。县苹果产业管理局组织编制《黄土高原旱作节水矮化密植果园技术手册》等技术规范,为果农提供标准化生产指导。创新推行“专家+技术员+示范户+农户”的技术推广模式,每年组织开展技术培训200余场次,培训果农2万余人次。建立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推广水肥一体化、果园生草、绿色防控等先进技术,全县苹果优果率达到90%以上。
培育市场主体,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积极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形成龙头企业带动、专业合作社联动、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通过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重点支持延刚果业、顶端果业、王掌柜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创新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带动5800余户农户参与标准化生产。鼓励企业开展科技创新,延刚果业引进国际先进分选设备,建立全流程质量追溯体系;顶端果业发展电子商务,线上年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富百果业专注有机生产,打造高端苹果品牌。
优化要素配置,提升产业发展保障能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累计投入资金10多亿元,建成高标准苹果生产基地50万亩,配套建设节水灌溉设施、果园道路和防灾减灾体系。金融支持方面创新推出“苹果贷”“仓储贷”等金融产品,每年为果农和企业提供信贷支持超过5亿元。人才培育方面实施“苹果产业人才培育工程”,培养本土技术员500余名,电商人才300余名,经营管理人才100余名。建立苹果产业专家工作站,引进专家20余名,为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拓展市场空间,增强产业市场竞争能力。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和市场开拓,成功注册“洛川苹果”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达亿元。每年举办洛川苹果博览会,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知名展会,建立覆盖全国的营销网络。“洛川苹果”品牌价值达883.26亿元再创新高,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苹果出口到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超过10万吨。建立跨境电商平台,发展海外仓模式,提升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同时,大力发展苹果精深加工,开发苹果脆片、苹果醋、苹果酒等系列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