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市发挥政协力量 助力产业发展

据陕西省政府网站消息,“养殖场的粪污去哪儿了?”近日,宝鸡市政协组织联合考察组到宝鸡市凤翔区槐北村绿色循环农业产业园考察学习,发现这里的养猪场没有传统养殖场的异味。

“过去,在传统养殖模式下,这里气味熏天。后来,我们将目光锁定在生态循环农业上,探索形成了‘菜—饲—畜—沼—肥’五位一体循环养殖模式,养殖环境大为改观。”槐北村党支部书记张凌云介绍,这个“变废为宝”的循环养殖模式让全村增收超1300万元,每年节约生产成本350万元。

在该村有机肥料加工中心,前来考察学习的扶风县天度镇韩家窑村党支部书记王林科赞叹不已。

“用粪污加工出来的有机燃料和液体农肥不但环保,没有一点异味,还供不应求。让人头疼的粪污还能做出大产业,这种循环养殖模式我们也能学。”4月18日,王林科说,政协组织的这次考察开拓了他的发展思路。

带动基层干部“走出去”开阔视野,是宝鸡市政协助力乡村振兴的举措之一。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产业振兴。宝鸡市政协立足协商主业,围绕“绿色农业发展”等主题,组织基层干部等参加调研考察活动,形成了《关于推进农业用地污染防治的建议》等6份重点提案,持续推进产业振兴。

如今,宝鸡绿色循环农业发展迅速,培育形成“凤翔神农”“国人菌业”等循环利用发展模式,构建起“种养循环”的发展体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95.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2.33%,位居全省前列。

宝鸡市政协还以推进乡村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促乡村振兴为目标,立足猕猴桃、羊乳、苹果、冰雪经济等为代表的本土特色产业,开展调研视察53次,形成委员提案信息610多件,为农业发展支招献策。

针对全市乡村振兴中存在的产业分散、同质化、人才流失‌等问题,宝鸡市政协于2022年成立乡村振兴合力团,整合农业界委员和技术专家资源,提出建议110多条。

“我们在凤县调研时发现,这里的高海拔气候适合种植反季节蔬菜,但缺乏市场对接渠道。”宝鸡市政协农业农村和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主任曹乃生说。

合力团成员立即行动:经济界委员对接省内外农产品销售公司,农业技术专家帮助引进水肥一体化技术,港澳台侨界委员为供港资质认证提供协助支持,推动了陕西供港蔬菜凤县嘉陵绿谷种植基地落户凤县,让凤县山区的高山冷凉蔬菜跨越千里,成为香港市民舌尖上的美食。

3月,在凤县嘉陵绿谷种植基地,冷链车穿梭不息,贴着“供港资质认证”的娃娃菜发往各地。凤县平木镇寺河村第一书记张爱学说:“我们的供港娃娃菜售价每斤0.8元到1元,今年我们共育苗100万株,种植了86亩左右,可采收260吨左右,销售收入预计超50万元。”

如今,寺河村的冷凉蔬菜实现“早上在秦岭,晚上到香港”的供港速度。在“保底收购+利润分红”机制的推动下,2024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达179万元,收益49万元。寺河村种菜农民人均增收3000元。

宝鸡市政协主席刘其智表示,下一步,宝鸡市政协将继续聚焦全市农村产业振兴,搭建更多助农平台,推动乡土企业培育、农产品品牌打造及文旅融合发展;持续发挥委员联系界别群众优势,带动更多基层干部“走出去”,学习外地先进做法,发展符合乡村特点的特色农业、乡村旅游、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业态,齐心协力为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