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省发改委消息,为深入学习贯彻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巩固提升深化“三个年”活动成效,不断深化全省行政复议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铜川市开辟了涉市场主体行政复议“绿色通道”,全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为全市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建立涉企绿色通道,加大服务企业力度。民营企业是民营经济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高度重视民营企业发展。铜川市积极拓展涉市场主体“行政复议服务点”,不断加大涉企行政复议宣传力度,为企业通过行政复议维权答疑解惑,接受、转交涉企行政复议申请,优化涉企案件办理流程,全面提升行政复议吸纳涉企行政争议的能力、办理涉企案件的水平、化解涉企行政争议的效能和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的质量,全力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
搭建行政复议跑道,降低企业维权成本。依法受理涉企案件行政复议申请,严格按照“应收尽收”的原则,逐一依法受理办理。同时实行容缺受理机制,凡是市场主体提起的行政复议申请,主要材料齐全且符合法定形式,但次要材料有所欠缺的,根据情况先予容缺受理;对于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不符合法定受理条件的,一次性书面告知补正,让企业少跑路。在保证办案质量的前提下,合理压缩办案期限,确保企业诉求第一时间“上高速”,驶向解决的快车道,让企业维权不再“等不起”“耗不起”。
坚持柔性调处化解,维系政企和谐纽带。将“以和为贵”理念贯穿涉企行政复议全程,使调解成为化解政企矛盾的“金钥匙”。一是“立案调”。对于一些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的涉企行政复议案件,在案件受理前能调则调,应调尽调,实质性化解行政争议。二是“审理调”。在案件审理过程中,通过召开听证会等方式,认真听取申请人和被申请人的意见。聚焦申请人合理诉求,在合法自愿的前提下,搭建政企沟通协商平台,厘清是非,引导双方换位思考,尽力促使双方达成和解。三是“结案调”。畅通涉企案件案后反馈渠道,针对被申请人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意见,力促被申请人及时自我纠错,避免矛盾反复和激化。
加大行政复议宣传,精准高效服务企业。从“迎进来”转变为“上门去”,做好行政复议法“宣传员”,不断提高行政复议知晓率和首选率,引导企业在遇到“政企纠纷”时,首先通过行政复议方式维权。采取现场参观、座谈交流等形式,邀请铜川市部分企业代表走进行政复议机构,详细介绍行政复议各功能场所,深入浅出讲授行政复议内容,帮助企业代表全方位了解行政复议及办案流程。召开座谈会,围绕提高行政复议公信力、首选率,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行为等问题进行面对面交流,现场为企业答疑解惑,为企业通过行政复议维护权益夯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