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陕西省政府网站消息,2月21日,记者从西安市卫生健康委获悉:西安市发布多条医疗惠民举措,将围绕全面推进区域均衡发展,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聚焦群众关切,做好“一老一小”服务等重点工作,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整体水平。
全面推进区域均衡发展。今年,西安市将持续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力争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部达到国家服务能力标准;支持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一院一特色”打造中医、康复、老年、慢性病等医疗卫生服务品牌,提升基层常见病、多发病诊疗能力。
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西安市将持续深化城市医疗集团内涵建设,推进卫星医院建设扩面增量提质,健全完善紧密型县域医共体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积极建设医学影像、心电诊断等资源共享中心,推广“分布式检查、集中式诊断”,使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电图“一张网”全覆盖、影像“一张网”覆盖率在90%以上。
持续推动优质资源下沉基层。西安市将鼓励三级医院面向基层开展远程医疗服务,提升基层医疗服务水平;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肺结核等慢病患者和0—6岁儿童、孕产妇、老年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为重点,规范有序实施12类服务项目,做实做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聚焦群众关切,落实惠民举措。西安市将推动落实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七条惠民措施;取消医疗机构“门诊预交金”;推动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检查检验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开展“无陪护”病房、“无陪护”医院试点,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
做好“一老一小”服务。西安市将推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综合性医院老年医学科设置比例达到85%;促进医疗和养老服务机构融合发展,进一步增加居家医养结合服务供给,提高家庭病床服务质量;建设3所区级托育综合服务中心、3个特殊儿童托育点、5个用人单位办托点、50所公办机构、60所社区嵌入式普惠托育机构,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8个。
西安市卫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看病就医是老百姓最为关心的民生话题之一。我们将全面推动卫生健康工作重点任务落地见效,为群众提供更加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医疗卫生服务,持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