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冷水鱼越“游”越“广阔”

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近日,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大龙虎泡多艘渔船齐开工,开展捕捞作业。2025年,杜尔伯特大银鱼产量首次突破2000吨,成为当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金色产业”。

前不久在肇源县,寒地小龙虾迎来丰收季。2025年全县寒地小龙虾养殖面积一跃突破1.5万亩,总产量达到450吨以上,新增产值2500万元以上,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作为“中国冷水鱼之都”,大庆的冷水鱼产业发展持续向好。2025年,大庆养殖水面达212万亩,冷水鱼种类发展到4类70多种,总产量预计保持15万吨以上。其中,河蟹养殖面积106万亩,居全省第一;杜尔伯特大银鱼年产2000吨,占全国四分之一,出口量占全国二分之一。优质的大银鱼不仅卖遍北京、上海、广州,还远销新加坡、美国和欧洲。如今,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已建成“科学育苗-生态养殖-规范捕捞-精深加工”的完整产业链。全县近70万亩水域养银鱼,产量破2000吨,产值超1亿元,占全县水产总值的10%。

自2023年以来,肇源县联合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黑龙江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等攻克水草栽培、苗种培育等六大技术难关,培育出成活率超80%的寒地小龙虾。通过引入“稻虾共作”模式,稻田亩均增效超10%,农药化肥使用量分别减少40%和30%,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除了产量和市场的优势,大庆市还在不断延伸冷水鱼产业链条。目前,渔业生产加工企业生产如火如荼——林甸泽及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推出的“扎龙湖”醉鱼干、“好运鲢鲢”等产品,年加工量达920吨;杜尔伯特渔博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年加工鲢鳙鱼、大银鱼各1000吨。

此外,大庆市还通过举办冬捕季、开湖季等渔事活动,推动“文旅渔”深度融合——2024年连环湖冬捕单日产鱼35万斤、销售额600万元,“头鱼”以288万元拍出,3万余人到场观看。

为了进一步推动冷水鱼产业发展,大庆市积极落实相关政策,覆盖全产业链,逐步构建了“国家称号+地理标志+示范场”品牌体系,制定发布6项冷水鱼技术规范地方标准,推动100余家养殖主体标准化生产,“庆字号”冷水鱼品牌认可度持续提升。

未来,大庆市将紧扣“绿色渔业、生态渔业、智慧渔业、品牌渔业”方向,推动大庆市渔业产业向更高质量发展,为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