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南省政府网站消息,“海南要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战略枢纽、连接中国大市场和RCEP大市场的战略枢纽、中国-东盟蓝色经济合作的重要枢纽。”10月10日,在接受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时,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对海南自贸港未来深情寄语。
在迟福林看来,作为中国重要的开放门户,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是国家重大战略,其战略目标是打造中国面向印度洋、太平洋的重要开放门户。12月18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运作,这意味着在3.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面积上实施高水平开放政策,这对全球自由贸易港(区)是一次重要突破。
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深化区域自贸进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作用,能够为RCEP区域合作提供重要的支点。迟福林建议,尽快推出具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依托金融开放政策,支持中国内地企业更加便利地投资东盟,实现企业对东盟直接投资“秒付”;加快落实以“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为核心的自由贸易港政策落地,带动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交通运输、人员往来自由便利和数据安全有序流动。
海南凭借自贸港政策与RCEP规则的叠加优势,正成为区域产业协同的重要节点。迟福林表示,未来要进一步发挥优势,率先放开面向RCEP的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服务市场,促进中国与东盟服务市场连接。率先实施RCEP关税减让承诺清单,尽快实现“零关税”覆盖范围从封关运作时的74%逐步提升至90%以上。
迟福林认为,蓝色经济是中国-东盟经济增长的大市场、经贸合作的大市场、产业转型的大市场。海南要发挥好自贸港开放政策和资源禀赋优势,因地制宜培育壮大海洋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与东盟涉海贸易、投资、技术等领域的合作,持续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释放蓝色经济合作发展的巨大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