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南省政府网站消息,11月19日,国家统计局商丘调查队发布数据显示,10月份商丘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0.4%,环比上涨0.3%,呈现温和回升态势。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2.7%、环比上涨0.6%;非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2%、环比上涨0.3%。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六涨二降”、环比“五涨二降一持平”,折射季节转换中的市场变化,彰显消费升级与民生保障的双重成效。
同比“六涨二降”:品质消费成增长主线。同比数据勾勒出商丘消费结构优化轨迹。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以12.0%涨幅领跑,衣着价格涨3.8%,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价格均涨1.3%,教育文化和娱乐、居住价格分别微涨0.2%和0.1%。“服务类、个性化消费增长,是商丘经济活力的体现,并非简单涨价,而是消费升级的必然结果。”该队负责人表示。
基础民生领域价格温和可控,食品烟酒价格降1.5%,交通和通信价格降0.3%,两大核心品类回落,对冲品质消费上涨压力,形成“升级有空间、民生有底线”的平衡。
环比“五涨二降一持平”:季节因素主导波动。环比数据中,其他用品和服务价格涨3.7%,居住价格涨0.6%,食品烟酒、交通和通信、衣着价格分别涨0.4%、0.3%、0.1%;教育文化和娱乐降0.2%,生活用品及服务降0.1%,医疗保健持平,凸显季节性供需特征。
食品市场“结构性涨跌”贴近民生:鲜菜因季节换茬供应减少,环比涨6.1%,拉动CPI涨0.17个百分点;鲜菌因平菇丰产降10.4%,鸡蛋需求减、产能恢复降4.1%,三者对冲使食品价格涨0.6%。非食品领域“冷热分化”,金饰品因避险情绪涨12.4%,汽油受国际油价影响降0.8%,最终非食品价格涨0.3%。
涨跌背后:供需与成本的双重博弈。10月份物价变动是供需与成本共同作用的结果。食品端,鲜菜涨价因换茬与供应减少,鸡蛋、鲜菌降价因产能恢复与需求不足,猪肉供应足、未到旺季故价稳;非食品端,黄金消费升温与原油波动对比,反映居民资产配置变化及国际市场传导影响。
“当前物价双涨是良性回升,动力是消费需求释放而非成本失控。”该队负责人表示,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为物价平稳奠定基础。
展望后期,“双节”余温与季节转换影响市场:鲜菜因本地收尾、产地南移成本升,预计小幅上涨;猪肉供应足、消费淡,价稳低位;鸡蛋产能足、需求平,低位徘徊;秋季水果上市足,价窄幅震荡。
综合来看,多重因素对冲下,商丘居民消费价格将平稳运行,为市民生活与当地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