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河南省政府网站消息,千年古丝路,今朝谱新篇。2025中国(河南)—东盟粮农合作发展大会暨第四届“一带一路”(河南)国际农业合作博览会于2025年10月12日至14日在郑州举办。本届大会以“数智赋能粮农合作 创新驱动区域发展”为主题,助推河南更好融入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
我国和东盟山水相连、人缘相亲,历史上,绵延不绝的舟舶继路、商使交属,绽放出兼收并蓄、万物并育的文化气质,凝结着携手合作、共行现代化之路的精神追求。
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南地处九州之中,交通区位优势显著:对内,推动高铁成网、畅通出海新通道;对外,“空陆数海”丝绸之路协同并进,行达天下、货畅其流。如今,郑州—曼谷货运包机,让泰国的鲜虾3个多小时就能抵达中国,2个小时即可覆盖郑州及周边200公里半径的消费人群;陆海联动推动经贸合作持续走热,中欧班列(郑州)南向延伸至老挝万象,衔接东盟铁路网;数字基建提升了服务效率,在河南诞生的“1210”跨境电商模式走出国门,引得印度尼西亚代表前来“取经”。从内陆腹地到开放前沿,河南与东盟合作不断深化,特别是在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等领域取得了丰硕合作成果,逐渐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赢格局。
中原熟,天下足。近年来,不仅来自东盟的榴莲、山竹、芒果、火龙果等热带水果纷纷进入河南市场,丰富了中原人民的餐桌,越来越多的河南食用菌、零食和速冻食品,也出现在东盟的超市货架上。金星啤酒、好想你等豫企在泰国、柬埔寨等东盟国家拓展市场,河南豫农优品与东盟主流电商平台共建数字化跨境销售网络,“豫字号”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不断攀升,正在从“中原粮仓”迈向“世界餐桌”。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河南对东盟国家农产品出口额达6.4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总出口额30%,是我省最大的出口市场主体。事实证明,河南与东盟国家的合作正当其时、前景广阔,这场“双向奔赴”正在惠及更多民众。
在RCEP红利持续释放、多元化合作呼声不断增强的背景下,河南凭借得天独厚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完备的高水平开放平台体系以及与东盟高度互补的产业格局,正成为中国对接东盟市场的重要支撑。面向未来,瞄准“河南农业走出去”与“东盟资源引进来”的目标,进一步深化双向贸易往来,提升开放通道优势,积极开拓东盟市场,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我们定能为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贡献更多河南力量、增添更多中原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