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河:“汗水农业”变“智慧农业”

据河南省政府网站消息,金色的麦浪里,收割机整齐排列,轰鸣声中,农机手驾驶着小麦联合收割机向前推进,收割、脱粒、秸秆粉碎一气呵成,金灿灿的麦粒从收割机的粮仓倾泻而出。

这是6月4日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联合省农业农村厅在漯河市舞阳县马村乡举办的2024中国农机推广“田间日”活动的场景。活动以“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提升夏收夏种作业水平”为主题,内容包括高质量播种、高效收获、应急救灾、鉴定检测、安全操作、驾驶体验、交流研讨、专家点评等。来自全国各地农机技术推广工作者、科研院校、农机企业负责人、专家和种植大户等400余人齐聚田间地头,观摩了一场生动的田间“公开课”。

现场40余台(套)智能农机集中亮相、大显身手:有驾驶室内空无一人却能够自动识别、避让田间障碍物的收割机,有收集植保、土壤、气象、虫情等数据的拖拉机,还有能同时兼顾大豆玉米“4+2”复合播种的气吸式精量播种机……

国产最大喂入量收获机械——雷沃谷神GS8180收割机在此次活动中亮相,吸引了众多目光。只见这台“麦田巨无霸”在田间来回穿梭,伴随着隆隆的轰鸣声,将一株株成熟饱满的麦穗卷入机仓,收割、脱粒,装车外运,一气呵成。“这台收割机配置了460马力节能发动机,每秒喂入量超过18公斤,每小时可收获小麦超50亩。”现场技术人员介绍。

这台收割机打破了长期以来大型谷物联合收割机被国外垄断的窘境,破解了关键技术领域“卡脖子”难题,使我国大喂入量谷物联合收割机成功跻身国际先进行列。农业生产正由“汗水农业”朝“智慧农业”加速转变。

近年来,漯河市面向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目前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277.18万千瓦,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51%,率先在全省成功创建全国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市,为推动落实农业农村部“四分”机械化发展目标任务(分区域、分产业、分品种、分环节)贡献了漯河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