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踔厉奋发十年路 服务业发展谱新篇

据河南省政府网站消息,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出台加快发展服务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业规模不断扩大,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质量效益达到新水平,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动力和新引擎。

一、服务业蓬勃发展,贡献日益凸显

(一)拉动作用逐步增强,增加值占比大幅提升。商丘市服务业增加值从2012年的450.21亿元提升到2021年的1353.93亿元,占GDP的比重从2012年的29.9%提升到2021年的43.9%,10年间占比提升了14个百分点。2021年,服务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55.1%,比2012年提升27.6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2.2个百分点,高出第二产业1.6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成为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

(二)支撑能力持续增强,撑起税收半壁江山。2021年,全市服务业实现税收收入132.68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45.7%提升到63.1%,远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成为税收增长主要来源。其中,房地产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四个行业税收收入占服务业税收的比重达78.2%,对服务业整体税收支撑作用较强。

(三)吸纳就业能力不断增强,成为劳动力就业主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市服务业不仅吸收了大量新成长劳动力,而且吸收了部分农业和工业转移的劳动力,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劳动力就业主渠道,对扩大就业、保持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2021年,全市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159.02万人,比2012年增加31.32万人,年均增加3.48万人;服务业就业人员占全社会就业人员比重为41.5%,比2012年提高16.6个百分点。全市城镇非私营单位从业人员36.09万人,其中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带动相关人员就业2.9万人,规模以上服务业7.16万人,房地产开发企业3.1万人。

二、服务业结构优化,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

(一)规上服务业稳定增长,新兴服务业快速成长。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86.81亿元,有30家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亿元。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营业收入127.04亿元,增长31.5%;卫生和社会工作营业收入8.43亿元,增长12.9%。规模以上邮政业,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研究和试验发展,专业技术服务业,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9个行业大类现代新兴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9.92亿元,占规上服务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45.3%,实现利润29.62亿元,带动相关人员就业2.6万人。

(二)服务业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结构更加合理。2013-2021年,全市服务业投资年均增长16.9%,高于全部投资年均增速3.3个百分点。2021年,全市服务业完成投资占全市投资比重为59.4%,占比高于第一产业57.8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20.4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占比较大,分别为33.4%、8.7%和5.9%。现代服务业中,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6.8%,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08.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3.5%,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49.3%。

三、新兴产业快速成长,引领服务业加快发展

(一)电信、邮政业高速增长。2021年,全市完成电信业务总量67.25亿元,比2012年增加29.6亿元,年均增长6.6%。2021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47.2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779.49万户,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337.69万户,无线上网用户721.46万户。邮政业持续快速发展。2021年,全市邮政行业业务总量完成53.02亿元,比2012年增加48.58亿元,年均增长31.7%。邮政业完成邮政函件179.58万件,包裹业务16.74万件,快递服务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5.18亿件,居全省第2位、全国50强。

(二)现代金融业稳定增长。2021年,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108.11亿元,比2012年增长4.1倍,年均增长19.8%。其中,货币金融业增加值84.61亿元,占金融业增加值的比重为78.3%。全市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27家,比2012年增加了10家。中信银行、交通银行、浦发银行、广发银行等金融机构相继开业,为商丘金融业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2021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009.56亿元,比2012年年末增长195.8%;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2433.92亿元,比2012年年末增长245.3%。各项存款增加较多,贷款稳定增长,社会融资规模进一步扩大。

(三)交通运输业实现新发展。全市交通运输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先导性和服务性行业,交通基础设施规模扩大,综合运输能力持续提高。2021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149.93亿元,比2012年增长128.4%,年均增长9.6%,增速高于服务业0.6个百分点;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1.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对服务业增长的贡献率为23.1%,拉动服务业增长1.1个百分点。

四、幸福产业茁壮成长,人民生活质量稳步提升

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人民对美好生活需求的日益增长,全市旅游、文化、体育、健康、养老等关乎民生的幸福产业快速发展,不仅提升了人们的幸福感,也有效拉动了消费增长,推动服务业新动能加速发展。

(一)生活性服务业增进民生福祉。2021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4555.78万元。全市共有艺术表演团体12个,艺术表演场所6个,公共图书馆10个,博物馆10个,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和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到100%。2021年,新建改扩建城乡公办幼儿园40所、农村学校36所、中心城区中小学校14所,新增学位2.4万个。市中医院成功创建三甲中医院,县级人民医院全部创成二甲医院以上,组建15家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新增医疗床位9558张,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就学难、就医难问题。社会保障持续加强,建成街道综合养老服务中心17个、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3个,完成163家敬老院提质改造。民生相关服务业加快发展,健身、游泳等体育场所和体检中心、健康咨询机构数量不断攀升,百姓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结构逐步升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明显增强。

(二)旅游业发展为百姓开启幸福之门。党的十八大以来,商丘进一步加大旅游业投资,积极探索文旅文创融合发展,培育旅游新业态、开发旅游新产品,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休闲、康养等旅游业态,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旅游业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作用愈发明显。全市现有A级旅游景区(点)25个,其中5A级景区(点)1个,4A级景区(点)6个,3A级景区(点)12个。拥有独立法人旅行社33家,星级宾馆8家。2021年,全市游客接待量达2275.1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1倍;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58亿元,是2012年的5.1倍。

(三)共享经济带来便捷美好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共享经济呈现出巨大的发展韧性和潜力,共享型服务和消费已渗透到商丘交通、住宿、金融、餐饮、物流、教育等多个领域和市场。以“哈啰”“青桔”“高德打车”等为代表的出行共享平台,为商丘市民的出行带来诸多的便利;以“知乎”“微信公众号”等为代表的知识服务平台,提供了服务技能交易、知识变现和知识分享的新渠道;以“美团”“饿了么”等为代表的美食、娱乐分享平台,一站式解决了吃喝玩乐相关问题;以“同程”“去哪儿”“携程”等为代表的订票、住宿、旅游服务平台,使更多大众走出家门,感受生活的幸福与美好。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市服务业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同时也经历了新冠疫情、国际形势突变等压力与困难。服务业发展顶住了重重考验,显示了强大的抗压韧性和发展潜力,规模不断扩大,占比明显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幅提升。展望未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商丘市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各项决策部署,积极推进服务业经济稳中向好,为商丘在全省“两个确保”大局中奋勇争先、更加出彩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