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市持续做强乡村特色产业

据河南省政府网站消息,特色产业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近年来,三门峡市立足资源禀赋培育“一县一业、一村一品”,形成“果、菌、药、烟、菜、牧”六大特色产业集群,全市打造农业产业强镇32个,其中国家级5个、省级7个。

特色经济促增收。强化乡村产业的品牌效应,擦亮区域公用品牌“名片”,进一步彰显乡土产业“土”味优势。陕州区大营镇城村依托沿黄生态廊道,从100亩传统葡萄种植拓展至2000亩设施农业,引入13个新品种建成豫西最大葡萄大棚产业园,联合洛阳吉瑞农业等龙头企业实现“育苗—种植—销售”全链条运营,年产值超1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5万元跃升至62.8万元。卢氏县香菇产业规模稳定在3.6亿袋,产值突破50亿元,是全国香菇产业集群的核心产区之一;以连翘为主的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00万亩,年产量6000多吨,占全国总量的1/3。灵宝市苹果面积达90万亩,是亚洲地区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山区苹果产地,“灵宝苹果”被评为中华名果、中国名牌农产品,成功入选国家首批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产业融合强支撑。依托乡土优势资源,发展生态旅游、民俗文化、休闲观光等产业,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加速农文旅融合发展。湖滨区高庙乡大安村构建“一坝一馆一产业园”产业矩阵,2024年村集体经济收入5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