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加快构建“保障+市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网站消息,9月2日,记者从自治区政府新闻办举行的“久久为功保障和改善民生”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七场)获悉,近年来,广西加快构建“保障+市场”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不断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稳步推进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效。

去年9月以来,广西出台《推动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措施》等40多项政策,通过降息、增贷、减税、优化住房公积金使用等系列政策“组合拳”,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并通过保交房和房地产“白名单”融资,多管齐下稳定预期、激活需求、优化供给、化解风险。今年1—7月,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超过全国2.6个百分点,连续4个月超过全国水平,其中商品住宅销售面积增速5.7%,自3月份增速首次由负转正后,已连续5个月保持正增长,增速超过全国9.8个百分点,排名全国第6位;今年上半年,广西房地产业增加值增速1.7%,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

广西把保障性住房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坚持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构建起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配售型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体系。今年,广西计划通过新建、改造、购买等方式筹集各类保障性住房3.5万套,目前已开工筹集2.38万套,提前完成保障性租赁住房“十四五”规划目标。为稳市场、稳预期、去库存,广西大力推进收购存量商品房,目前已累计收购存量住房2.92万套,并创造四个“全国第一”,即第一批实现项目收购、第一批落地配售型保障性住房收购贷款、发放第一份配售型保障性住房不动产权证的省区、第一个对收购存量住房实施财政奖补的省区。此外,自2017年起,广西已累计推动12.14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住房公积金制度,累计发放贷款45.51亿元,助力一大批新市民、青年人实现“住有宜居”的梦想。

今年以来,广西加快推动南宁、柳州等设区市城中村改造,拆除了一批脏乱差的城中村区域,改善居住环境,消除消防安全、公共卫生、社会治安等隐患,补齐城市治理短板,实现“民生改善+城市提质”双赢。截至目前,4.13万城中村住户通过直接购买现有商品房或发放购房凭证灵活自主选购的方式,即“以购代建”“房票安置”,住上心仪的房子。广西还通过城中村改造吸引了近百家房地产开发企业接触洽谈,出让土地13宗,有效增强市场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