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工业增加值1.96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

福建省政府网站消息,3月3日上午,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召开“稳经济 促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为产业体系升级专场。

21家企业入围

“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

2022年,全省工业增加值1.96万亿元,总量全国第6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7%,增速稳居东部地区第1位;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1/3。

主导产业持续做大做强,电子信息“增芯强屏”步伐加快,先进装备制造迈向智能化高端化,石油化工“两基地一专区”集聚发展,总投资420亿元的中沙古雷乙烯项目开工建设,厦门天马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面板(AMOLED)项目点亮投产,全省产值超千亿产业集群21个,现代纺织服装产业集群产值突破万亿级,机械装备行业营业收入1.28万亿元、增长18.4%,石油化工行业营业收入9925.66亿元、增长11.4%。

传统产业改造提速,实施省重点技改项目1442项,技改投资增长37.8%,规上企业全面数字化率居全国第3位。企业实力有效提升,百亿工业企业67家,21家企业入围“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动力电池、不锈钢新材料、汽车玻璃等产品产量居于全球前列。

宁德市动力电池集群

列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

2022年,全省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15.5%,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7.1%、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为46.2%。

创新平台有效支撑,10家国家重点实验室、7家省创新实验室有序运转,累计建成78家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28家省级以上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

产业集群加速成长,打造形成21个省级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宁德市动力电池集群列入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新型功能材料、生物医药等5个产业集群入围首批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

专精特新企业不断涌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突破1万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49家、制造业单项冠军45家。

厦门、福州、泉州

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

2022年,全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4955.45亿元,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674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增长7.3%,比全国高4.6个百分点。

生产性服务业增势良好,规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10.9%;存贷款余额双双突破7万亿元,境内上市公司170家、居全国第7位;国家A级物流企业数居全国第5位,厦门、福州、泉州列入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国家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33家,居全国第3位。

超百亿元强县12个

超十亿元强镇103个

实现粮食总产量508.7万吨,新增建成高标准农田129万亩。新创建闽西禽蛋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漳平市和永春县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乡村特色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强县达12个、超十亿元强镇达103个、亿元强村达206个。全省海洋生产总值超1.2万亿元,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去年新签约央企数为历年最多

建立全省重大活动集中签约项目联合推进工作机制、招商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机制,2022年纳入省级跟踪的全省重大招商项目420个,已开工建设362个、累计完成投资2028.9亿元。持续深化央企、民企、外企对接合作,2022年省政府与15家央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当年新签约央企数为历年最多。

张文洋介绍,下一步,福建省发改委将落实省委“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要求,进一步强化政策供给,加强项目调度,推进招商引资,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以龙头企业项目的实施带动产业链提升、带动产业体系升级。

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一是推动政策落地见效。落实好已出台政策,提升政策兑现便利度。加强政策评估,延续执行效果强的政策举措。及时响应企业诉求,出台新的支持政策,切实增强市场主体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获得感。

二是强化项目调度服务。着力推进691个省级工业重点项目以及一批省级工业增长点项目、省级工业重中之重项目,推动项目加快建设、投产。组成调研服务小分队直插一线,了解项目建设和企业发展需求,帮助协调解决融资、用地等要素保障难题。

三是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发挥石化、锂电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产业专班作用,用好产业链梳理成果,围绕产业链缺失环节以及福建省优势领域精准组织招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落地配套,加大产业项目储备力度。

四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健全数字化监测督导机制,依托闽政通APP,推出掌上企业服务专区,打造对内对外营商环境数字化闭环。支持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增强面向全球的资源配置和整合能力,创建培育一批世界一流企业。坚定不移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传承弘扬“晋江经验”,实施新时代民营经济强省战略,完善工作机制,提升民营企业创新能力,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动支柱产业发展壮大和产业链提质增效,以支柱产业引领产业体系升级,产业面貌发生了新变化。电子信息产业“缺芯少屏”的局面有效转变,“增芯强屏”步伐加快,在京东方、联芯、天马微、华佳彩等一批大项目的带动下奠定了在全国的地位,规模跃升至全国第5位;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营收突破1万亿元,动力电池出货量增长约10倍、连续保持世界第一,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电动船舶在全国先行先试;石油化工产业“两基地一专区”集聚效应逐步扩大、产能显著提高、产业链不断延伸,湄洲湾石化基地规模不断壮大,古雷石化基地成为全国“七大石化基地”之一,我省跻身全国石化大省行列。现代纺织服装产业已形成“前端化工原料、上游化纤制造、中端纺纱织染、下游鞋服产品、配套纺织机械等”省内最完整、竞争力较强的产业链,是我省规模最先超万亿元的产业。这四大产业营业收入占全省规上工业营业收入的59.4%,对全省工业经济起着“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实施制造业竞争力提升行动,编制重点产业链和产业布局图谱,培育发展一批标志性引领性产业链,努力打造一批百亿龙头企业、千亿产业集群,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企业、技术和产品,建设一批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全产业链优化升级。电子信息产业围绕集成电路、面板等环节,突出“增芯强屏”延链补链发展,强化项目带动,加快发展“芯屏器核”,推动集成电路、新型显示、LED、计算机与网络通信设备、锂离子电池等行业加快发展,打造新型显示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显示强省”。先进装备制造产业聚焦高端装备、关键基础零部件短板,突出高端化、智能化发展,提升产业集聚度,大力发展高技术、高性能、高附加值产品,全面推进“电动福建”建设,优化汽车产业布局,提升汽车产能利用率,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船舶,培育全球领先的船用电池动力推进系统供应商,打造电动船舶研发制造基地。石油化工产业针对多油少化、基础原材料供应能力不足、下游产品精深加工不够的现状,突出一体化、精细化发展,注重“减油增化”“少油多化”,增强上游基础原料供应能力,推动中下游产业链延伸,发展高附加值的化工新材料和精细化学品,做强做优石化产业链。现代纺织服装产业突出品牌化、高附加值发展,做大做强上游纤维原料产业,补强中端织造染整关键环节,丰富下游高端产品供给,重点攻坚高端面料供给短板,促进纤维材料向多结构、多功能、超性能和绿色化发展,打造世界领先的纺织鞋服先进制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