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

上半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齐齐哈尔市积极巩固疫情防控成果,着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经济持续稳定恢复,继续保持稳中向好的增长态势。全市实现生产总值476.8亿元,同比增长9.6%,位列全省第10,比一季度回落2.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5.0%,位列全省第4。三次产业结构为14.7:27.5:57.8,第一、二、三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1.2%、39.2%和49.6%。

一、第一产业稳定增长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69.9亿元,同比增长7.6%,比一季度回落0.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6.5%。

结构分析

农林牧渔业同向增长。全市实现农林牧渔总产值150.8亿元,同比增长9.4%,比一季度加快0.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7.5%。二季度增长9.6%,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其中,种植业实现产值6.0亿元,增长10.8%;林业实现产值3.2亿元,增长7.3%;畜牧业实现产值136.4亿元,增长9.4%;渔业实现产值3.1亿元,增长12.3%;农林牧渔服务业实现产值2.2亿元,增长6.0%。

因素分析

1.经济作物助力种植业增长。随着地产蔬菜、瓜果逐步上市,拉动种植业增长。上半年,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同比增长17.1%,瓜果产量同比增长19.9%。

2.畜牧业仍然起主导作用。上半年,畜牧业产值对第一产业的贡献率为90.7%,拉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8.5个百分点,仍是全市第一产业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第二产业增速较高

上半年,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31.2亿元,同比增长14.1%,比一季度回落7.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3.7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8.1%。其中,工业实现增加值125.1亿元,增长14.3%,两年平均增长8.6%,拉动GDP增长3.6个百分点;建筑业实现增加值6.1亿元,增长8.3%,拉动GDP增长0.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4.8%。

规上工业运行情况

1.工业生产保持高速增长。上半年,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9%,位列全省第7。比一季度回落6.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2.3%,位列全省第5。二季度增长12.4%,比一季度回落13.4个百分点。年初以来,工业生产增速呈现“V型”趋势,5月份起增速逐月走高,扭转了4月份增速放缓的势头,总体呈现较高增长态势。

结构分析

(1)分三大门类看,采掘业增加值增长44.1%,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8个百分点;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4%,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8.1个百分点;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0.3%。

(2)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0.9%;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20.8%;私营企业增长12.8%。

(3)分企业规模看,大型企业增加值增长5.2%;中型企业增长28.8%;小微企业增长26.0%。

(4)分县区看,县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4.5%,占全市规上工业的45.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1.1个百分点;区域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4.2%,占全市规上工业的54.8%,拉动规上工业增长7.8个百分点。除铁锋区下降外,其余15个县(市)区均呈增长态势。

因素分析

(1)半数以上工业产品产量增长。从工业企业主要产品产量看,按国家统计目录全市有72种工业产品,其中,有40种产品(占比55.6%)产量同比增长。成倍增长的产品有:金属冶炼设备(2倍)、瓷质砖(2倍)、塑料制品(1.2倍)、高压开关板(1.1倍);增幅超过30%的产品有:纸制品(85.7%)、中空玻璃(71.0%)、乳制品(46.3%)、精炼铜(32.5%)等13种产品。

(2)八大行业“五增三降”。上半年,食品、装备、冶金三大行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87.2%,分别增长27.3%、12.4%和26.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8.8个百分点,贡献率达99.1%。

食品工业增加值增长27.3%,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3.0个百分点,成为全市上半年工业生产增长的第一动力。

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12.4%,拉动规上工业增长3.9个百分点。

冶金工业增加值增长26.2%,拉动规上工业增长1.9个百分点。

石化工业增加值增长22.1%,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4个百分点。

林木建材工业增加值增长10.4%,拉动规上工业增长0.2个百分点。

能源工业增加值下降0.4%,降幅比1-5月收窄2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下降0.2个百分点。

医药和其他工业降幅较大。上半年,医药工业增加值下降31.3%,负向拉动规上工业0.1个百分点;其他工业增加值下降18.3%,拉动规上工业下降0.2个百分点。

2.重点企业支撑有力。上半年,81户重点监测企业增加值增长22.0%,占规上工业的87.8%,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8.8个百分点。对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99.5%。

3.新增企业动力充沛。截至2021年6月末,规上工业企业达354户,其中,53户新增规上工业企业合计实现产值29.6亿元,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6个百分点,贡献率为29.7%,为工业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4.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增长。上半年,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4%。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36.5%、15.2%、21.0%和41.1%,拉动规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1.1个百分点。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下降25.7%。

5.工业用电量增长较快。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累计用电量29.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0%。分行业看,耗电量前五名的行业分别是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钢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化学制品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

三、第三产业恢复性增长

上半年,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75.7亿元,同比增长8.0%,比一季度回落1.1个百分点,拉动GDP增长4.8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3.0%。疫情以来,第三产业对GDP的贡献率首次高于第二产业,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结构分析

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分析,非营利性服务业、批发零售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较大,分别为34.8%、16.7%,房地产业、金融业和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2.3%、11.8% 和11.0%,营利性服务业、住宿餐饮业占第三产业比重较小,分别为9.8%、2.6%;从变化看,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所占比重提升,比同期分别提升了0.1个、0.4个和1.7个百分点,房地产业、金融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所占比重降低,比同期分别降低了0.1个、0.4个、和1.7个百分点,营利性服务业所占比重与同期持平。

因素分析

1.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实现增加值30.3亿元,增长10.8%,两年平均增长0.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3%,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

2.批发和零售业。

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46.1亿元,增长17.7%,两年平均增长8.1%,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6.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

3.住宿和餐饮业。

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7.2亿元,增长17.7%,两年平均下降8.3%,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4%,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2个百分点。

4.房地产业。

房地产业实现增加值34.0亿元,增长5.3%,两年平均增长4.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4个百分点。

5.金融业。

金融业实现增加值32.5亿元,增长0.2%,两年平均增长1.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0.1%。其中,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为2742.4亿元,增长10.9%;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616.2亿元,增长1.8%;证券交易额增长4.9%;保费收入下降5.0%。

6.营利性服务业。

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7.0亿元,增长12.9%,两年平均增长6.7%,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8%,拉动全市经济增长0.7个百分点。

7.非营利性服务业。

非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6.0亿元,增长4.9%,两年平均增长1.6%,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11.1%,拉动全市经济增长1.1个百分点。

四、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强劲

上半年,齐齐哈尔市施工项目435个,同比增加43个,增长11.0%。完成投资增长29.6%,位列全省第9。比一季度回落46.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8.1%。二季度增长25.8%,比一季度回落49.9个百分点。从两年平均看,投资增速依然强劲,创造了近四年的新高。

结构分析

1.第二、三产业引领投资增长。上半年,第一产业施工项目65个,完成投资增长8.1%,占全市投资的13.4%,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3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施工项目136个,完成投资增长25.8%,占全市投资的45.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2.0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4.1%。第三产业施工项目234个,完成投资增长43.7%,占全市投资的41.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6.3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12.0%。

2.县区投资差距继续拉大。上半年,县域完成投资增长31.8%,占全市投资的72.7%,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2.8个百分点。区域完成投资增长24.0%,占全市投资的27.3%,拉动全市投资增长6.8个百分点。

因素分析

三行业支撑作用显著。上半年,食品制造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房地产业三个行业占全市投资的43.9%,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5.2个百分点,三行业以近全市一半的投资比重支撑了全市投资快速增长。

食品制造业施工项目13个,完成投资增长3.5倍,占全市投资的5.1%,拉动全市投资增长5.2个百分点。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施工项目24个,完成投资增长90.7%,占全市投资的16.0%,拉动全市投资增长9.8个百分点。

房地产业施工项目50个,完成投资增长53.0%,占全市投资的22.8%,拉动全市投资增长10.2个百分点。

五、消费市场恢复态势逐步稳固

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4.0%,位列全省第11。比一季度减少10.9个百分点;两年平均下降0.4%,位列全省第6。二季度增长17.7%,比一季度减少17.2个百分点。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2.6%,两年平均下降3.5%。

结构分析

1.分城乡看,城镇市场增长23.6%,两年平均下降0.7%;乡村市场增长26.1%,两年平均增长1.4%,乡村市场已恢复到正常年份发展水平。

2.分消费形态看,商品零售增长22.5%,两年平均下降0.4%;餐饮收入增长34.2%,两年平均下降0.5%。

3.分行业看,批发业零售额增长13.0%,两年平均下降6.8%;零售业零售额增长26.7%,两年平均增长2.5%;住宿业零售额增长22.8%,两年平均下降12.0%;餐饮业零售额增长34.6%,两年平均为0.004%。

因素分析

1.居民需求持续扩大,消费类商品稳定增长。上半年,日常消费类商品中,限额以上粮油、食品类,日用品类和烟酒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15.6%、40.4%和1.1倍;消费升级类商品中,限额以上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化妆品类、金银珠宝类和文化办公用品类商品零售额分别增长38.6%、17.6%、24.3%、40.2%和1.4倍。

2.出行类商品支撑有力。上半年,限额以上汽车类商品零售额增长32.1%,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的37.0%;限额以上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增长14.0%,占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2.6%。两类商品零售额共占59.6%,拉动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4个百分点。

3.重点企业推动作用明显。上半年,批发零售业重点监测企业131户,实现销售额265.5亿元,增长34.3%。实现零售额44.4亿元,增长20.1%。其中,黑龙江飞鹤乳业销售有限公司销售额同比增长53.5倍,占批发业销售额的40.2%,拉动批发业销售额增长53.0个百分点。住宿餐饮业监测企业15户,实现营业额0.5亿元,增长98.4%;实现客房收入0.3亿元,增长1.1倍;实现餐费收入0.1亿元,增长55.6%。

4.网络销售持续走高。上半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增长4.5倍,两年平均增长7.2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