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市县域经济交出质效双升亮眼成绩

据黑龙江省政府网站消息,今年以来,黑河市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强化科技赋能、夯实保障支撑,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1—9月,全市县域经济交出“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亮眼成绩单: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速预计4.1%,实际利用内资、贷款余额增速分别攀升至44.6%、1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税收收入增速同步增至11%、16.6%,均超额完成预期目标。

农业作为县域经济的压舱石,其现代化水平直接关系发展根基。黑河市深入推进“五良”融合举措,高质量做好农作物中耕管理,粮食作物长势好于上年同期,各地正在紧锣密鼓开展秋收工作。畜牧业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不断壮大,北安温氏家庭牧场通过优化养殖流程实现复养,嫩江寒鹅孵化基地采用科学孵化技术建成投用,正大康牧种猪养殖项目顺利投产,孙吴“黑尊牛”、嫩江“九三大洲”肉牛精深加工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附加值,保持良好运营态势。打造专属养殖示范区、对接销售渠道,寒地小龙虾、河蟹等特色养殖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依据国家统计局黑河调查队反馈情况,1—9月,全市生猪、肉牛、羊、家禽出栏54.09万头、11.82万头、30.78万只、734万只,分别增长4.24%、0.59%、3.03%、27.96%。

黑河市坚持以新型工业化为主攻方向,通过激活传统产业潜能、培育新兴产业动能,推动工业生产持续释放强劲动能。全市县域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40.2亿元,其中,通过优化开采方案、保障安全生产,6户煤炭企业合计增产5.3亿元,产能得到充分释放。重点企业拉动作用明显,多宝山铜业、洛克矿业等金属矿采选企业合计增产8.5亿元;五大连池交投新型建材等非金属矿采选企业增产0.6亿元;18户新入规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市场开拓,快速站稳脚跟,合计增产1.2亿元。食品、菌肥、农机等企业凭借贴合市场需求的产品,订单量持续处于高位。为破解企业发展瓶颈,黑河市聚焦企业技术、人才、金融需求,主动对接省工研院、金融机构等平台,搭建供需对接桥梁,累计举办成果路演对接活动4场,推介省内高校院所科技成果470项,促成签约项目5项、签约额2900万元。

财金保障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黑河市通过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大资金投放力度,持续夯实县域发展保障能力。在金融服务创新上,积极对接央行政策工具,成功办理全省首笔债券质押类支小再贷款券款对付结算业务,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新路径。在融资帮扶行动中,通过建立企业融资需求清单、推动银企精准对接,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21亿元,支持4500余户经营主体,相关余额及累放额在全省排名第4位;投放新一轮省级稳企稳岗中小企业基金24亿元,惠及1152户企业,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针对“三农”领域,加大涉农信贷投放,全市涉农贷款余额达523.13亿元,同比增长13%,为农业生产、农村建设提供有力资金支持。在财政基础夯实方面,有序推进国有农业用地经营权拍卖,进一步充实财政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