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人工智能宣言》为未来制定共同标准奠定基础

当地时间2月10日,人工智能行动峰会在法国巴黎开幕。来自30多个国家的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或高级别代表以及国际组织负责人出席本次峰会,并共同发布《关于发展包容、可持续的人工智能造福人类与地球的声明》。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副研究员、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战略与宏观研究项目主任刘典在接受卫星通讯社采访时表示,这标志着国际社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合作迈出重要一步,为未来制定共同标准奠定基础。

2月11日,包括中国、法国、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等在内的61个国家签署了巴黎人工智能宣言,宣言包括“开放”、“包容”和“道德”,呼吁加强人工智能治理的协调,倡导“全球对话”,并呼吁避免“市场集中”,以提升AI技术的可及性。

刘典表示:“此次峰会在法国巴黎举行,吸引了来自30多个国家的领导人和高级代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的全球治理问题。61个国家签署《巴黎人工智能宣言》,标志着国际社会在人工智能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制定共同标准奠定了基础。”

此外,特别代表、国务院副张国清在巴黎出席人工智能行动峰会上致辞表示,中国以高度负责的态度参与人工智能全球治理。面对人工智能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国际社会应携起手来,倡导智能向善,深化创新合作,强化包容普惠,完善全球治理。中国愿在人工智能领域与各国共推发展、共护安全、共享成果,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张国清欢迎各方来华出席上海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刘典认为,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特别是在技术创新和工程应用方面。

他表示:“中国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DeepSeek在峰会上成为主要话题,展示了中国在AI领域的创新能力。中国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全球治理,致力于实现技术的普惠和安全。中国提出的《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强调了以人为本、智能向善的发展理念。”

去年12月,中国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召开成立大会,该委员会主要负责人工智能评估测试、运营运维、数据集、基础硬件、软件平台、大模型、应用成熟度、应用开发管理、人工智能风险等领域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

未来,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将保持稳健增长。据中国著名细分产业研究机构前瞻产业研究院初步测算,2025-2030年期间,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实现《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2030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到10000亿元的规模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