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年初以来,桦甸市锚定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从田间种植到粮食收储全链条精准发力。截至目前,全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达44.05亿元,同比增长3%,全链条呈现稳中有进、提质增效的良好态势。
特色种植让黑土地结出致富果。今年,桦甸12.95万公顷粮田作物布局均衡有序,特色种植成为农民增收的加速器。常山镇998公顷甜糯玉米郁郁葱葱,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深加工成真空包装产品,带着乡土气息走进远方市场,带动农户亩均增收超千元;八道河子镇13.33公顷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田里,“高秆玉米+矮秆大豆”错落有致,一亩地两份收成,收益较单种玉米提升10%以上。科技更给粮食生产“添力增彩”,6853.33公顷保护性耕作地块里,电子监测设备实时护航生长;1.2万公顷高标准农田建设完成70%,田成方、渠相连的现代化农耕图景日渐清晰,农业经营主体加速成长,为产业升级攒足后劲。
粮食流通环节同样顺畅高效。作为连接生产与储存、加工的关键纽带,粮食收购稳稳守住了“种粮卖得出”的底线。目前,各类经营者累计收购新粮约92.75万吨,农民手中余粮基本售罄。储粮安全防线同步筑牢,相关部门常态化对粮食收购企业烘干能力严格把关,确保高水分粮食及时处理,让“仓廪实”的底气更足。
全链条的顺畅运转,催生出蓬勃的发展活力。当前,桦甸市有家庭农场1491家、合作社584个、社会化服务主体68个,经营主体持续壮大。从田间到仓廪,从种植到加工,桦甸市粮食产业每一环都透着丰收的厚重与发展的笃定,既筑牢了粮食安全根基,更让农民的钱袋子实实在在鼓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