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市东昌区多措并举优化营商环境 政务服务提质增效惠企利民

据吉林省政府网站消息,今年以来,通化市东昌区以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和高效便捷政务服务体系为目标,通过强化监督机制、深化行政改革、加速数字化转型等系列举措,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立体化监督护航营商环境。通过聘请42名社会监督员、设立15家监测点,并同步开通微信公众号和12342热线投诉渠道,构建起全覆盖的监督网络。截至目前,已高效办结营商环境案件7件,企业满意度持续提升。在“服务企业大调研”活动中,万通药业、万峰实业等12家重点企业提出的20项诉求,已通过清单化管理分派至11个部门落实解决。

行政检查执法智能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全区16个监管部门完成231项检查事项认领,475名执法人员信息全部入库,行政检查备案次数达1201次。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同步推进,本年度累计公示信用信息3万余条,协助市场主体完成信用记录修复68条。

政务服务实现“三级跳”升级。围绕“只进一门、一次办好”目标,东昌区打出政务服务组合拳。标准化建设:25个部门完成事项清单梳理,签订“收件即受理”委托书11份,720项服务实现“一站式”办理,同步公布负面清单和中介服务事项清单。主题式创新:开展“二三四”主题活动,即二个流程(我陪企业走流程、我陪群众走流程)、三个走进(进大厅、进企业、进社区)、四个减少(减材料、减环节、减时限、减跑动),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就近办、马上办”。创新推出“开办机动车维修店一件事”“结婚登记一件事”,探索了基层惠民“残疾人一件事”“申请公租房一件事”等惠企利民举措,聚焦“小切口大民生”,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基层赋能:构建区乡村三级联动政务服务体系,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新站街道新兴社区作为试点,通过观摩培训带动全区窗口服务能力提升。

数字治理构建智慧新生态。在数字东昌建设方面,全区72个基层站点实现政务外网全覆盖,政务数据开放共享突破40万条。DeepSeek大模型技术实现本地化部署,为智能政务服务和“接诉即办”机制注入新动能。目前全区1605项政务服务事项中,1342项实现全程网办,网办发生率50.8%,数字化治理效能日益凸显。

下一步,东昌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打造“审批事项少、办事效率高、服务质量优、群众获得感强”的一流营商环境,为东昌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